第24章 应聘(1 / 2)

夜晚。

霍鸿骅回到家里。

霍成穿着睡衣坐在沙发上看报,见儿子回来,他眼睛往上一瞄,翘起二郎腿,一副责问的语气:“阿鸿,你最近回来都很迟,是不是在外头跟人拍拖啊?”

“你想太多。”

霍鸿骅换上拖鞋,随手扯开领带,走到桌边倒水。

霍成奇怪:“那你最近在忙什么?”

“忙生意。”

“啧。”

一听就知道是在敷衍。

霍成合上报纸,原形毕露:“十九号是赵家小姐十八岁的生日宴会,你记得买礼物。”

霍鸿骅言简意赅:“不去。”

“人家请柬都送来了。”

“那让阿俊去,阿俊刚满二十,年纪正适合。”

“人家请的是你嘛,又不是阿俊。”臭小子油盐不进,霍成感到十分头疼。

他站起来凑到霍鸿骅身边,压低嗓音,“儿子,你老实告诉我,是不是因为那位周小姐你才不愿去?”

霍鸿骅解袖口的动作一顿,随即又立马恢复原样,神色平淡道:“不是。”

“呐呐呐,周家有三位小姐,我都还没说是哪位,你就说不是,还说心里没鬼?”霍成指着他,表情揶揄,仿佛在说终于让我逮着了吧。

“无聊。”霍鸿骅抓起西装外套迈开大长腿,三两步便跨上二楼。

眼见着儿子落荒而逃,霍成得意洋洋,搓着手回房给老婆讲笑话听。

王桂花,一个圳市人。

她被人骗上船,要不是水性好中途跳船,如今可能已经被卖到了东南亚。

王桂花老家兄弟姐妹众多,父母把她当物品,几百块钱就能把她‘嫁’掉,然后给兄弟建房子。

自从被渔民救起之后,王桂花看到了香江的繁荣,便再也不想回去。

她不会讲粤语,只会讲客家话,好在客家话和粤语有些相近,磕磕绊绊也能交流。

也是王桂花运气好,现在进入香江不受限制,等再过两年,香江政府会实行“抵垒政策”,内地非法入境者偷渡到香江,有亲人在便可留在香江,若在边境范围被执法人员截获,则会被遣返。

之后她又辗转来到深水埗,想在深水埗打工赚钱,然后买房。

王桂花勤劳又能吃苦,学习能力也不弱,一边打工一边学粤语,很快便融入了香江。

她在茶楼打工,偶然听客人说深水埗新开的工厂正在招工,男女不限,但对学识水平要求很高,每月工薪 1000 元。

1000 元对王桂花来说,相当于在茶楼打两份工。

因为她是外地人,有时候难免遭遇歧视被压工薪。

打听到工厂工资那么高,王桂花当即就想去试试,选上了是运道,没选上也不要紧,总归都不亏。

当天下午,她在茶楼忙完,便趁休息时间跑去应聘。

下了公交车,王桂花站在路边,抬头看着眼前这座工厂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震撼。

和水泥砖块外墙不同,这家工厂外立面通铺了铝板和大玻璃幕,看起来非常具有未来感和科技感。

“云舒。”王桂花轻声念出外墙上的 logo。

看惯了香江的霓虹灯招牌,这种印在外墙上的金属字反而看起来有点奇怪。

她抿了抿嘴唇,握拳给自己加油打气,然后毅然踏进了工厂大门。

来应聘的人很多,王桂花在等候区坐了许久,眼神不受控制地往四周扫。

南向大面宽及大幅落地窗保证了良好的采光,视野明亮又通透,绿植从钢铁架构的屋顶垂落,窗边摆有柔软的布艺沙发,对面还设立了吧台。

以往在路边透过玻璃窗看到那些装潢很好的店,王桂花总是忍不住驻足,她好想品尝橱窗里令人流口水的美食,穿时尚靓丽的衣服,可一看价格,又让人望而退却。

望着进进出出的客人,王桂花既渴望,又羡慕。

如今好不容易坐在一个和咖啡厅类似的地方,她想,这或许是她距离梦想成真最近的一次。

哪怕冲着工厂的茶歇区,她也要努力争取入职!

“28 号。”

“到!”被喊到号码的王桂花陡然一个激灵,立马从幻想中清醒过来。

走进办公室的刹那,紧张感随之而起。

王桂花战战兢兢地坐下,鼓起勇气看向对面的三位面试官。

“先自我介绍。”

“我,我叫王桂花,今年刚满十九,祖籍圳市,现住深水埗鸭寮街,有多年的打工经验……”

左边的面试官耐心听完,问她:“有无身份证和居住证啊?”

王桂花连连点头:“有,有的。”

“念过几年书?”

“没念过,但我初中和高中的书都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