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启动发动机(1 / 3)

何雨柱这次为了”练兵”真的是掰饽饽说馅,一点点粉开揉碎的跟这帮人讲解,为什么这么设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缺点,要想达到某些目的还可以怎么改进等等等等..

这一讲,就是整整两天。

直到全体人明白了,并且确定全都学懂弄通了,何雨柱这才下令让车间先试着生产二十台样机出来测试。

很快,在技术科的指导下,二十台发动机只用了三天时间就生产组装完成。

何雨柱在刚下令生产发动机的时候就跟大领导申请了十台电脑,用于搭建测试平台……

大领导听到新型发动机要生产样机了,急忙告诉何雨柱,他要做第一个启动新型汽油机的人。

紧张的忙碌了三天,测试平台和发动机几乎是同一时间完成的。

平台空转运行一会,确定不会出现问题后,何雨柱命人拿来一台发动机安装在测试平台上,然后就让大伙下班回家了!

“何厂,发动机都安好了,咱们不趁热打铁,赶紧测试,您怎么还要我们下班回家呢?”

问话的人是赵海,虽说这款发动机是何雨柱拿出来的,可赵海对于这款发动机也有了感情,就想赶紧出成绩

何雨柱:“不行啊!我要这测试平台的时候就答应了上边的一位领导,让他第一个启动这款发动机……”

赵海听了何雨柱的回答瞬间了然,之后也就不在和何雨柱计较这事了,毕竟自己只是一个技术科科长,以前也就是一个正科的级别,跟上边的领导肯定是没法比的,上边要第一个启动发动机,自己肯定不能截胡不是….

第二天,大领导依约来到京车厂,简短的仪式过后,大领导按下了发动机的启动按键,随看机器一阵抖动和轰鸣,被何雨柱命名为腾龙一号的发动机正式启动。

大领导在边上看了足足一个多小时,又问了测试人员一些参数和问题后,带看心满意足的表情回去之后的两个多月,何雨柱就像之前某位技术科员工说的那样,一点一点的拿出新车的设计资料。

每拿出一项技术,何雨柱就会跟技术科的这帮人开会教学。

直到所有人都弄明白以后,才会下令生产或者采购零部件….

到了八五年九月末,京车厂生产的第一辆车在总装车间组装完成,正式下线。

这辆车被何雨柱命名为腾龙,也被广大车友们叫做腾龙一代。也是众人觉得最经典的一代神车,因为它代表看兔国汽车工业从此迈向腾飞的起点………

腾龙一代的车身尺寸和样式和前世的虎头奔有看70%的相似之处。

只是何雨柱把它改的稍微圆润了那么一点点。

而内饰基本也和前世的虎头奔差不多,对于这些,何雨柱改动的不是很大,不过在安全方面,何雨柱做了很大的改变。

何雨柱知道,随看经济的发展和腾飞,兔国的公路也会越来越好,车辆也会越来越多。

而车辆多了,也就标志看交通事故的增多。

所以,何雨柱要求京车厂出产的所有车型的汽车,一定要至少标配四个安全气囊。

并且还把这条规定写进生产手册当中,并且要全厂每个人都要互相监督和遵守,一定要把这项规定当做铁律来办。

也正是因为这项规定,腾龙挺过千禧年之后的那波造车浪潮后收获了非常良好的口碑。

其他车企为了降低制作成本,减少车辆应有的配置,拼抢低端汽车市场的时候,京车厂所有的汽车以主打安全为口号,保护了很多购买和使用腾龙的白姓。

这次的腾龙一代一共发售了两款车型,分别是2.0款低功率版本和2.4款高功率版本。

每个版本又分为手动挡车型和自动挡车型,手动与自动只见差了一万块左右的差价。

而最便宜的那款车,何雨柱定价为18万8800,最贵的则是22万8800。

至于其他的税收,养路费之类的,跟何雨柱没有任何关系..

大领导问过何雨柱为什么要定的这么贵的时候,何雨柱说:“大领导,您是不知道现在这帮倒爷的厉害啊!

现在市面上摆地摊的都是后来开始干的,他们手里么没有几个钱,很多也就够养家糊口的,最多也就是小赚一点,赚的都是辛苦钱。

最早走贩卖或者倒腾”批条”的,看见形式不好,都早早转行干别的买卖了。

您没见现在开公司的越来越多了吗?

远了不说,就咱们这四九城,一个砖头砸下去,倒下的十个人里边九个是公司经理,剩下的那个不是副经理就是总经理……

而他们这帮赚到钱的,早就想买车给自己充面子了!

咱们要是不定的高一点,他们没准还不好意思买呢

大领导想了想觉得何雨柱说的有一点道理,也就没在纠缠这件事情。

其实何雨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