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准备上学(1 / 2)

二月二,龙抬头。

许大山带着杏儿去刘秀才住的百岁巷拜师,他背着一个小小箩筐,里边放着拜师的礼物:干肉、芹菜、莲子、红豆、红枣、龙眼,一手牵着闺女一路走一路叮嘱,没办法呀,近来他闺女的武力值暴涨,附近这几条大街小巷的同年龄男孩子几乎都揍了一遍,他真的担心到时候闺女控制不住原形毕露刘秀才一害怕就不收了。

“爹,我有分寸的,我已经七岁了,不是三岁的小孩。”

杏儿信誓旦旦地担保,一般她不揍人的,如果不是那个王大毛挑衅又要面子不认输,最重要的是王大毛到处造谣生事坏自家粥铺的名声。

刘宅,院子。

刘秀才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分类,一共分为四个班,甲班是下场县试又考不中童生的,乙班学习《四书》《五经》,丙班学习《千字文》和《九章算数》,丁班学习《三字经》和《百家姓》。

未启蒙,大字都不认识几个,手指都数不齐的小孩子,六岁以下的一般不收,除非很有天赋。

“……我不要去念书,我要在家养猪。”一个肥嘟嘟的小胖子被一个中年胖子扛上肩膀大步流星的走来,小胖子怎么挣扎都无法逃脱。

“哇哇!”小胖子干嚎两声,突然看到杏儿不哭啦,还悄咪咪的用胖爪子捂住脸。

刘秀才有趣的看着杏儿,讲“老夫对小姑娘一脚把人踹飞十丈落入泥潭印象深刻。”

完了!许大山脸色发白,心里拔凉拔凉的,他的秀才爹梦没有了!

“学生许杏儿拜见夫子。”杏儿认认真真地行了一个礼,讲“非学生作恶,实在是为人子女不能忍受污蔑父母名誉的行为。”

“大善,你这个学生我收下了。”

刘秀才呵呵一笑,他一向认为女孩子如果彪悍一点,未来才不会吃亏。

许大山有皇帝亲赐的积善人家锦旗,这半年在县城的行为可圈可点,刘秀才心里还是认可的。

许大山心里大起大落,手忙脚乱地奉上了拜师的六礼和一年的束脩费12两银子。

刘秀才收下了礼物,他转头看了被中年胖子拎进来的小胖子,中年胖子连连作揖“夫子,这是我家最后一个孩子,求求夫子给他一次机会。”

什么状况?

杏儿看了一眼小胖子,喃喃自语“有点眼熟,莫非小胖子都是长得一个样儿?”

刘秀才轻咳一声,讲“我要考一下他,叫金小胖是吧?”

小胖子圆嘟嘟的小脸,圆滚滚的身材,五六岁的年龄(胖子显得矮)看着一脸的憨厚纯良,谁也想不到这个灵活的小胖子挺会打架的。

“回夫子,我叫金富贵。”

这么接地气的名字,杏儿当场就忍不住,扭头到一边去偷笑。

许大山不明所以,还问“闺女你这是怎么啦?肩膀抽筋吗?”

杏儿身体一僵,眼珠一转,小声的讲“爹呀,我要长个子,以后你让娘隔几天炖一次骨头汤我补一补。”

“读书费脑子,我再让你娘给你炖猪脑吧。”

“不要,吃猪脑会变笨的。”杏儿一口拒绝,她坚决不吃那玩意。

“是这样啊,那吃什么聪明?”

“核桃,考试的时候吃6个就行,这东西吃多上火,补得太多直接流鼻血的。”

父女两人对话,让一边刘秀才和胖子父子大开眼界,他们头一次听说吃核桃补脑。

也许呢?

刘秀长也不刁难,讲“我念一段《三字经》你接下一句就行。”

中年胖子顿时紧张起来,他小儿子会背《三字经》吗?

刘秀才念“玉不琢,不成器。”

小胖子眨眨眼睛“人不学,不知义。”小姐姐就是拿这句去骂人的后面还加了一句你这个狗东西,对方骂输了就打架,结果就被小姐姐一拳给揍飞了。

“回答对了,这个学生我也收下了。”刘秀才那天也是头一次发现原来《三字经》还可以拿来骂架,什么人之初,性本善,你家全是大坏蛋!什么人不学,不知义,你家全是狗东西。

当时他就赞叹,这孩子虎啊!把《三字经》玩得这么溜,打架还这么利索,奇才呀!

刘秀才收下了金小胖的拜师礼,然后告知家长和学生,每天必须在早上7:15之前到达教室,中午11点至13点属于吃饭休息的时间,饭时可以让家人带来,也可以在食堂吃(另外交钱)学生中午必须统一休息一个小时哪个太磨蹭就不用吃饭了,下午是17点放学,不内宿的必须要准时来接小孩子。

另外就是过年放假,过节放假,夫子的生日放假,农忙放假三天,平时每个月休两天……

听完一大堆规章制度之后,杏儿跟随亲爹离开刘家,走出了门口,许大山一路上摆出雄赳赳,气昂昂的气势回家。

杏儿:她爹怎么比她还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