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北京尹家府渔场体验生活长篇小说《命运》出炉(1 / 3)

楚成阳北漂 河子文艺 2184 字 4个月前

北漂

●楚成阳

第五章 北京尹家府渔场体验生活长篇小说《命运》出炉

1995年春天,在天津北闸口体验生活并利用业余时间采访。生活得很畅快愉悦,称心如意,也很有个性成绩出色,作品见长。这是我的生活方式,与众多打工者单纯的打工挣钱不同。

在建筑工地做两个月的小工,时间短。麦收季节,本家宝山叔给我捎来900块钱的工资。当时,建筑队工资标准是每天15块钱,工资低的很可怜,但也是打工行情所致。打工者没有什么办法,只好随行就市,挣点养家糊口的小钱。

1996年,春节过完之后。

现实所迫,生活所需,没有工资的特约记者靠块儿八角的稿费养不了泥土的家。

报社通讯员也好,特约记者也罢,都是业余,没有固定工资,只有少得极可怜的普通稿费。这是时代和制度的社会现实,这是人才市场的弊端。

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没有了转正机会,不是自己不争取,而是没有争取的雄厚资本。

北漂!仍旧是北漂!还必须北漂!

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十六这天,我来到了北京市尹家府渔场。尹家府渔场隶属尹家府乡副业,在大段村村后,水域面积90亩,外加其他,合计155亩。(现在是北京市顺义区大孙各庄镇大段村)

尹家府渔场养鱼,体验一下和水域鱼类动物的交往生活……

尹家府渔场坐落在尹家府乡大段村村后,小段村村前,和大理石厂相邻。

大段通往小段村村路东边5个鱼塘,每个鱼塘水域面积10亩。

大理石厂后边公路北侧,2个鱼塘,每个鱼塘水域面积也是10亩。

渔场场部前1个鱼塘,水域面积5亩。另外加上四川哥俩技术员承包的鱼塘总塘水域面积155亩。

在渔场,三个省三个地区的老中青相聚在一起。来自我们山东菏泽的小林、建子、记子、大宝、生子和我6人,四川的小牟3人(包括小牟的老婆和2岁的女儿)和小牟的小舅子两口子,北京当地的有场长老蔡、会计小王、保管小思(女)、书记老梁、护管员老蔡和老龚7人。共计18人,老中青结合,本地和外地同吃不同住,当地的中午在场吃,早晚在家吃,下午下班回家。外地的吃住在场,除了喂鱼之外,还必须做好鱼情防护和环境卫生管理。

喂鱼的我们6个,小林、建子、大宝、记子、生子和我。每人承包20亩也就是2个鱼塘,我被分在渔场西北角大理石厂后边路北的那20亩。

每天喂鱼3次,就和我们每天的一日三餐一样。鱼饲料是棒棒颗粒,最标准的颗粒2公分长1公分粗。有时候大小不一,有长有短、有粗有细,生产鱼饲料的厂家不同规格各异,甚至还有像玉米糁一样的下料渣子和下料面面。

活比较轻松,体力不重,和鱼儿打交道很是开心舒畅。

我承包的鱼塘环境清静没人打扰,鱼塘中间夹道中间,位置最宽敞的地方是我住的6平方米简易小瓦房。在这狭小的房间里,我用红砖块凳支起一张床板,就是我休息用的床了,还有一个我自己亲自钉做的方木板凳。床既是我睡觉的床,也是我学习和写作的书桌,一举两用。北面和东面是牛羊饲料基地,种的是苜蓿草,喂牛喂羊用。南面临公路,西面是粉石场和石灰窑。

我每天早晨8点、中午10点、下午2点喂鱼。

我们的饭点是早晨6点、中午11点30分、下午5点30分。

有点有班,工作时间自由,工作量轻松单一,悠然自得,美中有乐,自我感觉良好优越。

在这儿有充足的时间去读书学习和写作,心情愉悦精神爽朗,乐在其中醉美劳作。

喂鱼的时候,我从小屋里拿起盛鱼饲料的空编织袋,装上适量的饲料颗粒,用左手提着,右手拿着一根30公分长横截面直径4公分的小木棒,走到料台上。我先用小木棒敲打一阵料台,把鱼儿唤过来。鱼儿听到敲打声从四面八方蜂蛹游来,围在料台下。

这时,我就一把一把地把鱼饲料按扇形均匀地撒向鱼儿。

鱼儿们拥挤着抢食,这时的情景最喜人,热闹、火爆、景观。

最上层的是鲤鱼,中层的是草鱼,下层的是白鲢和花鲢。它们像打仗一样,追抢!

喂鱼也不要喂得太饱,就像人吃饭一样,有健康卫生讲究的。

这样,鱼儿才长得神速、健康,而且肥美,上餐桌的口味才适中可口嫩香。

喂鱼的间隙,常看到一位俊俏的姑娘从鱼塘边路过。她是给开山粉石子的老爹送饭,往来准时,风风火火。

从路人口中了解到她的善良贤惠,因为家境贫寒没能去读称心如意的大学,但是她不气馁,发奋自学,最后拿到了成人高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文凭。有了文凭,她被聘用到中学做了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