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于老先生的后人(1 / 1)

生活依旧在继续,天下大势也是风云突变,新领导人上台后联合老帅以摧枯拉朽的姿态粉碎了四人帮,而后开启了另一篇章。

又过几年,台湾与大陆之间迎来了和平期,两岸走动也越发频繁,不光是民间层面,就是高层之间的敌意也有所缓和。

转瞬间时间来到了八十年代初期,这期间两岸开始贸易往来,两地的人民也可以互相来往。

这时候我爷爷已经五十左右,我父亲都已经成年,而且也从事着采药的职业。

这段时间大环境突变,各地经济快速振兴,发展迅猛,并且欢迎港商、澳商、外商甚至是台商来华投资。

于桓臻老爷子的后人回来了,于桓臻老爷子有三子一女,分别名为于文,于武,于斌,于淑。

于武和于斌分别死于抗日战争和国共战争,于文则是随着国军败退台湾,临走时带走了于淑。

于文在国军中做到了中将,不过此时也已年过七旬,退休了很多年。于淑则是商界女强人,资产遍布港、澳、台。

于淑是受香港的霍老爷子邀请,跟随李超人等一众商界大鳄进的北京,并且受到了相当隆重的接待。

于淑谈及自己身世后,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当然最为关心的便是辽宁省省委。

省委随即展开调查,将于桓臻老爷子的过往一一翻出,并且最后定格在了我爷爷所在的村子,因为这里是于桓臻老爷子的埋骨处。

我爷爷自然也被省委的人找到,因为我爷爷和于桓臻老爷子生前关系匪浅,假如因为这层关系能打动于淑并且让她在辽宁投资的话,那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我爷爷当时已经五十多岁,于淑也六十多了,两个人也是第一次见面。

我爷爷将过往一一诉说,于淑则听的泪流满面,听说于桓臻老爷子的墓地仍在,并且四时香火不绝时于淑甚是感动。

于桓臻老爷子的死我爷爷并未隐瞒,于淑则是惨然一笑,说道:“那种境地,你那么做是帮他,我们后辈子孙怎么可能对你有怨?

相反,你能将我父亲葬在自家祖坟旁边,让后辈子孙有处祭奠,这是对我于家有大恩。”

于淑认为我爷爷是于桓臻的徒弟,不论年岁几何,也应该平辈论处,并且临走时留下联系方式,要我爷爷但凡有困难,她会随时帮助,当然,她也叮嘱我爷爷要照顾好于桓臻老爷子的坟茔地。

我爷爷自然会照顾好于桓臻老爷子的坟茔地,但是却并未再和于淑联系过。

两个人地位差距太大,不论是思想、眼界、见识等都根本不同,所以除了于桓臻老爷子外,二人没什么可谈的。

于淑此次并未在辽宁省投资,但是她也并未因为于桓臻老爷子的遭遇而埋怨谁,那是历史问题,错的是时代而非个人,怨无可怨。

于淑是商界巨鳄,她自然能看得出内地发展的巨大潜力,虽然并未在辽宁省投资,可是却在上海和广东两地开展了大规模的投资活动。

于淑回到台湾后不久,再次和她哥哥于文回到内地,并且再度举行祭祖活动。

这次于文带着妻子,儿子儿媳,闺女姑爷,于淑也带着家人,依旧由省委各部同志陪同,队伍浩浩荡荡。

人都不傻,尤其是在衙门里吃饭的官差,哪个不是粘了毛比猴都精的主?

其实于淑上次走后,县里便重新改造了于桓臻老爷子的墓地,如今已然是另一派模样。

如今于桓臻老爷子的墓地坟头被青砖砌了起来,四周栽满苍松劲柏,蜿蜒小路也铺上了火烧板,重新立了墓碑。

于文和于淑带领家人在此祭拜,虽然大悲但是说到底对于地方能如此安排也颇为满意。

地方领导为何要如此做呢?自然是要和于淑搭上关系并取得联系,当然,说白了还是看中了于淑的投资能力。

于文、于淑这种人眼睫毛都是空的,她怎么可能不知道地方的用意?

于淑这次依然没在辽宁省投资,但是却以个人名义向县里捐款千万用于教育事业。

那时候万元户都是普通人羡慕的目标,所以这一千万的份量有多重可想而知。

于文后来病逝于台湾,也安葬在台湾,于淑后来则是病逝于北京。

我爷爷和于文只见过一次面,两个人也只是互相寒暄,和于淑倒是见过很多次,但是也只是普通的迎来送往。

我爷爷和于淑是两个世界的人,走的有些距离要比过于亲近要好很多,起码能维持那种关系最初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