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前朝(1 / 2)

他揉了揉太阳穴,对着大殿内直视他的李太师耐心说道:

“李太师言重了,朕在昨日就当着那些遇刺的大臣解释过,是乱臣贼子混入宫中意图刺杀朕和皇后。

当年先皇一事变故不断,至今仍旧有不少乱党借着先太子的名声企图颠覆我朝。至于皇后......

朕知道事发突然,可太后突然晕倒,紧接着便有人举报皇后宫中有巫蛊之术,且证据确凿朕也不好包庇。

不过各位大臣可以放心,朕已经命大理寺彻查此事定然还皇后一个公道,至于李太师和各位大臣的乞骸骨以及致仕朕无法批准。

各位大臣皆是我朝栋梁,若此刻弃开阳国而不顾,开阳国岂不是距离国破家亡不远了,诸位大臣也不愿意这件事情发生吧!”

李安基的话在大殿内回荡,那些一气之下上书乞骸骨以及致仕的大臣背后直冒冷汗,猜不透如今的皇帝究竟是想要做什么。

李太师原本挺直的背部此刻像是被无尽的阴谋所压弯,花白的头发看上去整个人格外的苍老。他看了眼皇帝不再发言,仿佛是看清楚了手握大权的皇帝。

李太师也算是历经了两朝的元老,他知道皇帝此刻没有直接同意官员的致仕不是因为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接替者罢了。他不再为了此事争辩,满脑子皆是如何让自己全身而退。

李安基见李太师退回队伍中去松了一口气,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有人上书应当让皇后尽快回到江国,至于巫蛊之事定然是有人陷害皇后。

金銮殿就是否放皇后回江国一事争论不休,李安基无法罔顾朝堂大臣的一意孤行,只好将此事延后处理。

那位被江澜月救下的指挥使被李安基送回番官,明面上以防止有乱臣贼子混入其中行刺为由命侍卫严加看管,实际上是将指挥使扣押。

储秀宫内,江澜月身穿一身素衣,身旁的御医小心翼翼为其敷上药膏,身旁的素兰用一块纱巾遮挡脸部守护在江澜月的身边不肯松懈。

江澜月看了眼身旁的王太医轻声说道:

“王太医,当日为太后诊断的是何人?为何本宫身为皇后却不曾得知太后晕倒一事?”

王太医将药箱整理好,小心翼翼看了眼周围看守的侍卫说道:

“臣不过是一介御医,这......当日太后晕倒时臣尚在家中,不曾知晓。”

说罢便将药方递给侍卫,待其检查过后才递给素梅。身子颤颤巍巍看了眼江澜月,在侍卫的催促下快步离开了储秀宫。

江澜月‘啪’的一声将案牍上的笔墨全部推到地上,殷红色的指甲对着守门的侍卫大喊:

“本宫乃是皇后,不是犯人!不过是问了句御医一句话,你们这些个侍卫就催促其离开,怎么有什么见不的人事情不让本宫知晓吗?”

看管的侍卫面面相觑可谁也不敢正面和皇后说话,虽说他们是奉命行事可这场帝后的博弈谁也不敢保证赢的人一定是皇帝,毕竟皇后可不是一般的皇后,圣上在未继位之前,前朝的诸多事宜都是由皇后打点。

甚至若不是皇后主动还权,皇上都不一定是皇上。

先皇去世突然,未曾留下任何遗诏,皇子们各显身手最后还是七皇子胜出,而关键便是江澜月,也就是如今的皇后。

皇后手持玉玺,硬生生将那些个皇子镇压,封了个亲王给了块破封地,硬生生将其从中央撤走。残存的惇亲王还是依靠太后才留了下来。

江澜月骂了一会儿解气后就回到后殿休息,侍卫们刚想要跟上去就被侍卫总管劝服住:

“后殿岂是你我能去的,守住大殿的大门就足够了!至于旁的,不想早死就别多管闲事。”

后殿的宫墙处,一棵杏树从墙头探了过去,素梅小心翼翼从狗洞口处接过小太监李盼山递过来的草药,隐藏在树丛中说道:

“多谢了盼山,若没有这些药素兰姐姐的病恐怕没有那么快好转。”

素梅想了想当时的场景都觉得心惊胆战,她们几个宫女虽然是侥幸活了下来,可身上的伤却是实打实的。

素兰姐姐因为冲在前面和主子一同奋战,身上的伤口多的数不胜数,回宫后便生了高烧。

若是皇后生病御医定然不敢不管,可她们不过是一个小宫女,死了就死了,又有谁在乎。说不定外面的人巴不得她们死去,这样主子身边可用之人就会减少,他们也好拿住皇后。

小太监李盼山挠了挠头,东张西望一阵后偷偷从怀里拿出了一份热乎乎的点心说道:

“你我之间有什么好道谢的,素兰姐姐对我们这些小太监不薄,冬日里的棉被甚是暖和。这是我帮御膳房的师傅们干活,他们给我的奖励。

我知道你喜欢吃这些个东西,特意拿来给你的,趁着热乎赶紧吃吧!这些天困在这里你们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吃——”

素梅接过点点,玫瑰花的清香随着热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