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端木贡(1 / 2)

这马车的主人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这才走到众人面前躬身拜谢道。

“今日若是没有诸位帮助我们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还要多谢诸位了。”

“不过是举手之劳,先生不用谢。”公孙续摆了摆手回道。

“李伯,从包裹里拿十两黄金交给恩人。”那人对着仆人吩咐道。

“不用了,不用了,辽西太守是我叔父,帮助百姓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公孙续嘴上说着不用了,但心里却吃惊不已,这人随随便便就能拿出十两黄金,这是多有钱啊。

“哦~,您是公孙太守的侄儿?”那人略带惊喜的问道。

“对,我叫公孙续,敢问先生姓名。”公孙续说道。

“儒门后进端木贡见过蓟侯世子。”端木贡主仆二人连忙拜道。

其实端木贡这个称呼并不恰当,因为公孙瓒平定黄巾之乱有功,虽被当今天子封为蓟侯,但并不是世袭爵位。如今公孙瓒身死,朝廷也并没有继续册封公孙续为蓟侯,所以这个爵位自然而然的就消散了。

“端木先生可不敢乱说,蓟侯爵位现在跟我们没有关系。”公孙续连忙摆手说道。

“公子有所不知,我是青州平原人士,父亲参与平定羌乱早亡,只留我与母亲二人相依为命。

后来爆发了黄巾之乱兵荒马乱的,到处都在打仗,我与母亲二人只能跟着流民四处游荡。

但我们流窜进入广宗境内的时候,遇到了一支黄巾叛军,他们如虎入羊群一样,一头扎进流民堆中,肆意砍杀。

我母亲便拉着我不停往前跑,但由于当时情况紧急,母亲躲避不及被人撞倒在地上扭伤了脚,眼看几个黄巾叛军就要杀到我们跟前。

就在这时,蓟侯带着白马义从将那些叛军杀散,救了我们母子二人,从那时候起我就发誓以后长大了要报答蓟侯的救命之恩。

后来我回到青州拜了大儒郑玄为师,直到今年年初学成出山,准备回报恩公,可谁知我还没走到幽州便听到了蓟侯战败自焚的消息。

当时我十分悲痛,我的师兄国渊邀请我前往辽东散散心,但后来我又听到蓟侯之子也就是您还活着,于是便辞别师兄前来投靠您了,后来的事您也知道了。”端木贡一口气将自己的经历全都说了一遍。

若不是公孙续知道端木贡是系统召唤出来的,光是听他的经历自己差点就相信了,这让他不由得感叹系统当真是强大啊。

“唉,世事难料,要是父亲还在世的话,肯定非常高兴。”公孙续感慨道。

“公子放心,蓟侯是我的恩公,如今他不在了,我也会好好辅佐您的。”端木贡非常认真的对着公孙续说道。

“能得先生帮助,打败袁绍为我父报仇的事难道还会远吗?”公孙续肯定道。

“端木贡见过主公。”端木贡俯身拜道。

“哈哈哈,先生快快请起。”公孙续大笑着将其扶起来。

“先生,我听你刚才说道子尼先生是你的师兄?”这时刘穆之开口询问道。

“这位先生说的不错,国渊正是我的师兄。”端木贡说道。

“主公,贤才这不是有了吗?”刘穆之笑着说道。

“穆之可否具体说说此人。”公孙续好奇的问道。

“国子尼乃康成公大弟子,如果真要论起来,这人和端木先生还是主公的师叔辈。

此人年少时便跟随康成公,尽得其真传,后来爆发黄巾之乱便与管宁、邴原等人隐居在辽东。

其为人正直无私,敢于发言,尤其对农学研究极深,是不可多得的贤才呐。”刘穆之评价道。

卢植与郑玄曾都拜大儒马融为师,乃同门师兄弟,所以公孙瓒与两人算得上师兄弟,而公孙续反倒矮上了一辈。

“端木先生,你那师兄当真有如此才能。”公孙续有些惊喜道。

国渊在历史上确实能力很强,正如刘穆之所说的那样,为人正直,对于曹操所颁布的屯田政策做出了巨大贡献,只是这人不怎么出名,所以公孙续也没有什么印象。

“确实如此,虽然我拜师的时候师兄已经来到了辽东,但这次受他邀请来到辽东,他教了我许多农学上的事情,只是我对农事不是很感兴趣,这些竹简也是他赠予我的。”端木贡指着这些被众人整理好的竹简说道。

“那不知你师兄可愿出仕。”公孙续略带期待的询问道。

“师兄正值而立之年,如今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相比师兄心中也有出仕的想法,只是不知他是否愿意追随主公。”端木贡也不确定的说道。

“这样啊。”公孙续失落的点了点头。

“主公不必苦恼,可先让端木先生修书一封,询问一下他的意愿,哪怕他不愿意,也可以将他稳住,等我们谋取了辽东,还怕他不来投奔您吗?”刘穆之轻笑着说道。

“穆之说得有理,此事还请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