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一场关乎国运的战争(1 / 2)

不得不说,郭嘉的计策果真奇险。

这计策可行吗?

当然可行!

但危险吗?

那是相当危险!

程昱就立刻担忧地说道:“奉孝此计若成,收益的确最大。”

“可若是刘备奋力抵抗,我军并未取得预计的战果,到那时我军岂不是陷入和刘备对峙的僵持?”

“就算那时赵国大乱,我军又有何余力北伐?”

郭嘉闻言,露出一丝胸有成竹的微笑:“仲德所虑不无道理,然而,刘备之为人,我们不可不察。”

“他素有大志,且礼贤下士,仁义之名满天下,这些都是刘备是优点,但这些优点都需要时间发酵!”

“时间不等人,袁绍死的正是时候,如果现在还不伐汉,未来只会更难!”

“更何况,就算到时候和刘备对峙又如何?那不刚好可以不受掣肘的进行北伐了吗?”

郭嘉的话,让程昱哑口无言。

这计策不止奇险,简直是疯狂!

说白了,这就是赌上了魏国国运的一战了。

最好的结果,按郭嘉的计划,将关羽赶到汉水以南,那时威逼襄阳,汉国根基动荡,说不定迁都都有可能,那时刘备自然无心北顾。

最坏的结果,那就是无法击溃汉军,只能和刘备对峙,与此同时,还要和赵国开战,如果不举全国之力,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赢!

可定天下。

输!

苟延残喘。

唯一说动程昱的就是,时间不等人,再让汉国发展下去,鬼知道他们还能研制出来多少像火药这样的新玩意出来。

荀攸沉默片刻,站了出来,“奉孝,此计的风险,你可有考虑?”

“一旦和汉国陷入僵持,那时又当如何?”

“刚才大家也说了,汉国刘备麾下,贤臣良将不在少数,宛城更是有关羽坐镇,想要将关羽打回汉水之南,可不容易啊。”

“更不要说战事一旦开启,张明定会第一时间从交州赶回。”

“若不以南阳为目标,而是选择益州或者扬州,据我所知,在益州还有扬州,同样也有汉国两大军团坐镇,恐怕都不会轻易成功呀。”

郭嘉颔首回应:“公达的顾虑也没有错,但张明从交州赶回,没有两三个月根本做不到。”

“两三个月,足够夺取南阳了,这一点,若陛下同意此计,我郭嘉愿立下军令状!”

此言一出,朝堂气氛瞬间紧绷。

似乎察觉到了这一点,郭嘉旋即笑道:“其实各位别忘了,刘备麾下除了张明以外,其余谋士虽然能力不差,但大都年轻。”

“益州诸葛亮、徐庶、陆逊、法正,人才虽多,但大都年轻,独当一面为之尚早;南阳仅有鲁肃一人为谋,此人更长于战略而非战术;扬州虽有周瑜、庞统、吕蒙,但周瑜、吕蒙更擅水战,庞统同意以奇策闻名,若以正策应对,便可令其束手无策。”

“我复盘了过去和刘备大大小小数十场战役,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过去这些战役中,哪怕是有这些人主导,但或多或少,其中都有张明的身影参与。”

“所以张明不在,便是天赐良机!”

荀攸微微皱眉,感觉遗漏了什么,突然灵光一闪,突然补充道:“可是我没记错的话,贾诩贾文和,现在也在刘备麾下!”

郭嘉微微一笑,作为校事府首领,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贾文和吗?”

“公达多虑了,现在的他,早已不接触军务,而是专心政务去了。”

“我的计划是!”

“扬州方向明攻暗守,只需保住寿春,同时盯住汉军,不教其轻易驰援即可。”

“益州方向明守暗攻,关键时刻可以动用火药攻城,给足诸葛亮压力。”

“南阳方向奇袭为主,首当其冲的,便是武关!”

“只要拿下武关,关羽必不敢守宛城,趁其退守新野之际,充分发挥骑兵优势,重创敌军,迫使其撤回汉水之南。”

“现在唯一需要确认的是,以魏国现在的国力,能否发动这样一场大战。”

说到最后,郭嘉的目光,看向了曹操。

大殿之内,曹操静静听完郭嘉的谋划,眼中精光闪烁,似乎在衡量其中的得失。

片刻后,他有力的双手一拍,声音透出难以抑制的激动:“好!众位的分析和策略都十分精彩,朕心已决!”

“文若,似奉孝刚刚所提,这样一场大战,可能支持?”

这句话一说出口,众人便知道,曹操这是认可了郭嘉的策略,准备采纳这个策略的。

的确,郭嘉的策略,虽然奇险,但收益的确最大!

荀彧深思良久,最后拱手道:“既然陛下已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