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军工业快速扩张(1 / 3)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2038 字 2个月前

1914年8月24日,澳大拉西亚远征军共计31.6万余人,开始向着欧洲战场进发。
为了帮助澳大拉西亚远征军更快抵达欧洲,英法友情赞助了大量的运输船,并且承诺会全程保护远征军的运输。
但不管怎么说,澳大拉西亚前往法国边境至少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法国的边境也只能靠英法联军来共同维持了。
法国的边境战役结束之后,法国的死伤人数已经超过14万,这也让霞飞不得不承认边境战役的失败。
虽然法国和德国都在按照既定的作战计划进行战争,但就目前两国取得的进度来看,法国的17号作战计划已经失败,而德国取道比利时的计划已经成功。
虽然法国军队的有生力量并未消耗多少,但边境战争的失利,让德国军队在法国领土内如离庭扫穴一般,所过之处如同一片焦土废墟,甚至连法国总统庞加莱在尼加库尔的家族墓地也被挖成了厕所。
虽然不知道这是不是德国军队有意为之,但法国目前面临的状况,已经充分证明了法国目前的危机。
边境战争失败之后,霞飞正在总司令部思考兵败的真正原因和挽救战局的决策。
虽然军政两界对霞飞都有责难,但此时霞飞也不算太过惊慌。
看着自己上司皱着眉头思考问题的样子,霞飞的助手,随从副官米勒上尉忍不住提醒到:“总司令阁下,您不觉得是军队的部署有问题吗?”
霞飞愣了愣,看向自己的助手,并未责备他的突兀发问,而是绕有兴趣地继续问道:“米勒上尉,你觉得德军的下一步该如何行动呢?”
作为法国总司令的随从副官,米勒上尉的履历自然也并不平凡。
出身于圣西尔军官学校,并且在军队中屡立战功,精明干练,是一位极其有能力的青年军官。
霞飞将其带在身边作为随从副官,也多多少少有培养米勒的意思。
米勒上尉听到霞飞的发问,仔细思考了一会儿,这才回答道:“总司令阁下,我认为,德国人接下来的目的肯定是进攻巴黎。而进攻巴黎一共有三条路可以选择,第一条是由康布雷经亚眠,鲁昂轴线,从西面迂回到巴黎。第二条由莫伯日,圣康坦,苏瓦松轴线,直接强攻巴黎。第三条则沿着沙勒罗瓦,莫伯日折向西南,追击我军的主力,然后在进攻巴黎。结合我军目前且战且退的状况来看,德国人选择第三条线路的可能是最大的。”
霞飞鼓励性的点了点头,欣慰的目光看向自己的副官,继续询问道:“那有什么应对的方法吗?”
“虽然我军新败,但我们的主力仍然拥有战斗能力。北路军队可向马恩河撤退,沿河坚守。另外,派遣一支精锐的集团军驻扎在巴黎城以北,既可以守卫巴黎,又可以寻找机会偷袭德军的侧翼。”米勒继续说到。
对于法国军队来说,撤退可以,但不断的撤退是不可取的。作为法国的首都,巴黎如果太早的陷落,不仅会给法国民众和军队带来巨大的打击,同样也会给整个协约国带来巨大的打击。
要知道,西线的战场基本靠着法国军队来坚守。如果法国军队太早丧失战斗力,对于协约国的进攻和防守来说,相当于少了一个强大的助力。
霞飞的笑声变得更大,满意的点点头,对着米勒说道:“上尉,我觉得我们应该换换职位。你来当总司令,我来当你的副官。”
虽然带着一点开玩笑的语气,但霞飞的话语也并不完全都是笑谈。
实际上,米勒上位的提议和霞飞的想法基本一致,这也代表着米勒的能力,在某些方面确实足以堪当法国总司令。
在澳大拉西亚派遣远征军的第二天,也就是1914年8月25日,霞飞正式更改了部署,颁布了新的作战计划。
首先,阻止所有法国军队的溃散,但允许整合后的军队井然有序地撤离至凡尔登,唉纳河,克拉翁,拉昂,拉斐尔,圣康坦,索姆河一线。
此时的霞飞还不清楚,他的这份命令,这导致一战中最残酷的几场战役爆发。
凡尔登至索姆河一线,就是霞飞划定的构建军事设施,修建攻势防御的阵地。
从法国的这一决定开始,西线战场就陷入了持久的堑壕战。双方比拼的不仅是人力,同样也有物力,财力和运输能力。
自从战争一开始,澳大拉西亚的所有军工企业就进入了加班加点的生产状态。
而欧洲战场方面,武器装备和弹药的消耗也越来越快,英法俄已经在和澳大拉西亚商讨一批巨大的武器贸易订单。
根据目前现有的情况来看,这份武器贸易订单分为40万支步枪,1200门火炮,500挺重机枪,10万枚手雷,8000万发步枪子弹,1000万发机枪子弹,以及20万枚各类炮弹。
这比庞大的军购所涉及的资金超过了一千万澳元,单单是纯利润,至少高达四百万澳元。
而这笔武器采购订单的大头,属于沙俄帝国。因为沙俄帝国的疯狂扩军,导致有很多士兵目前并未拿到自己的武器。
在目前的俄国军队中,流传着抢武器的传统。当然,不是抢自己战友手中的,是抢战场上那些阵亡的尸体的。
只要手快,从尸体身上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