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悉尼和谈(1 / 3)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2057 字 2个月前

在法德就凡尔登地区再次展开激烈的交火之时,在遥远的澳大拉西亚,荷兰和澳大拉西亚的和谈也正式开始。
从去年的12月15日开始,荷兰和澳大拉西亚就进入暂时和平状态。
双方就各自占领的区域进行军事管理,而和谈的时间则被放在了一个多月后的2月3日。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荷兰虽然同样也是一个君主制国家,荷兰君主的权力早在数十年前就进行了大幅度削弱,目前荷兰的君主威廉明娜女王的权力很小,政府的权力被政党操控。
荷兰政府不仅需要时间来达成统一的意见,也需要时间亲自前来澳大拉西亚参与和谈。
这次和谈的地点被放在了悉尼,澳大拉西亚方面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在主场拿下这场和谈。
1916年2月3日,澳大拉西亚,悉尼。
荷兰和澳大拉西亚的和谈正式开始,参与和谈的有荷兰外交大臣维托尔,驻澳大拉西亚外交大使雷诺和一系列政府官员。
而澳大拉西亚方面也派出了外交大臣戴泽,国防大臣劳尔和部分官员的豪华阵容。
目前整个荷属东印度基本都被澳大拉西亚占据,荷属东印度的土地怎么划分也是这次和谈最重要的问题。
外交大臣戴泽首先提出了澳大拉西亚方面的要求,以苏拉威西海,望加锡海峡,巴厘海为分界线,将整个荷属东印度南北分治。
西面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和加里曼丹岛为荷属东印度管理,东面的新几内亚岛,苏拉威西岛和其附属群岛归澳大拉西亚统治。
除此之外,澳大拉西亚还要求巴厘岛,康厄安群岛以及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中间的所有岛屿。
这些岛屿能够让澳大拉西亚极度靠近马六甲海峡,同时也能成为插入荷属东印度的一颗钉子,通过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和爪哇岛的中间海域爪哇海来控制整个荷属东印度。
从地图中就能够看出,这三个岛屿呈三角状分布,而中间正是爪哇海和许多岛屿。
如果能够通过这些岛屿来控制整个爪哇海,就变相的控制了荷属东印度这三个岛屿之间的交通。
其实这已经是澳大拉西亚政府慎重考虑后的结果了。仍然给河鼠东印度保留了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和爪哇岛三块核心领地,这三块岛屿加起来拥有近3000万的土著,对荷兰政府来说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同时,荷属东印度的领土范围精简之后,荷兰人也能更好地掌握这三块岛屿,为荷兰本土创造更高的价值。
而澳大拉西亚能够通过新获得的领地再次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并且获得整个新几内亚岛和苏拉威西岛。
包括这些附属岛屿在内,基本都是适宜居住的土地,并且水资源丰富,战略地位也十分重要。
而且一些占领的土地的总土著人口加起来也不过1000万左右,不管是继续利用还是将其驱逐,都不是太过麻烦。
除了领土的要求之外,澳大拉西亚方面还要求至少一亿英镑的赔款,以及荷属东印度开放港口给澳大拉西亚使用的条约。
虽然不打算一次性吞并这么多的领土,但尽量掌握荷属东印度,将澳大拉西亚的势力范围扩张到东南亚地区和马六甲海峡还是很有必要的。
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说,这是连接东亚和南亚,甚至是欧洲前往东亚路线的重要一环。
后世波斯湾的石油资源往东亚运输的时候,一般也是走的马六甲海峡。
因此,马六甲海峡也被誉为东亚油阀和东亚海上生命线。
这条海峡是太平洋前往印度洋最近的通道,也是东亚前往欧洲的必经之路。
不过,英国人将马六甲海峡也看得十分重要,甚至还为了这附近三个比较重要的港口,专门组建了海峡殖民地来管理这些港口和附近的殖民地。
想要从英国人手中获得海峡殖民地,就必须得是在大英帝国极其危难的时刻。
目前的情况来看,获得海峡殖民地的契机并不是现在,需要等到几十年后的二战。
但目前提前谋划也是很有必要的,还能顺便扩张澳大拉西亚的势力范围,堵住岛国发展的资源通道。
要知道,岛国是一个极其缺少资源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人口规模并不少,甚至远远超过部分列强国家。
但因为岛国的国土面积并不大,再加上是由数量众多的岛屿组成,因此矿产资源并不丰富。
无论是各种各样的矿产资源还是目前已经越来越重要的石油,岛国的绝大多数需求都是进口,并且是从东亚甚至是海外地区进口。
如果能够掌控马六甲海峡,等到岛国和澳大拉西亚交恶,澳大拉西亚就能通过马六甲海峡切断岛国和欧洲或者其他地区的资源贸易。
从东南亚到南极洲的海域将全部被澳大拉西亚控制,岛国人想要和外界进行交流,只能通过更加遥远的太平洋了。
这样一来,不仅航线所需要的时间会大幅度增加,进口物资的成本也会跟着增加许多。
澳大拉西亚就能够轻易实现阿瑟所计划的,遏制敌人的发展。
虽然荷兰人明白在荷属东印度的大势已去,这并不妨碍荷兰人在和谈中疯狂砍价,企图保留苏拉威西岛和爪哇海的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