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文化宣传(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638 字 2个月前

虽然俄国方面已经同意继续战争,但国家的外交关系又是复杂的。
一方面,俄国在获得了来自英法的大量援助之后,并未撤回前线的军队。
而另一方面,德国和俄国也在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德俄之间似乎有达成一定的和平条约的可能。
战争打到现在,无论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都已经疲惫不堪。
双方投入到战争的军队已经将近2000万,在先后发动了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之后,伤亡数字更是接连暴涨。
根据各国目前所透露出的情况来看,一战对参战各国造成的总伤亡数字已经将近1200万,其中已经确定的死亡人数就已经超过500万。
这个伤亡数字是十分夸张的。虽然目前看起来只有各国投入军队总数的四分之一,但在战争之前,欧洲几大列强加起来的军队也没有超过500万。
这代表着什么,欧洲各国在战前的精锐部队基本已经损耗殆尽,目前正在参加战争的军队,绝大多数都是战争后临时招募的。
俄国是第一个因为战争爆发内乱的国家,但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
目前战争对于欧洲各国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工作时间的增加,物资分配的减少以及大量的成年男性被迫参与到战争,让大量欧洲民众越来越厌烦这场战争。
早在半年之前,德国就提出了全面和平的提议。但德国是目前占领领土最多,夺取利益最多的国家,英法自然不可能以现在的局面结束这场战争。
和谈的希望也就此终止,俄国的内乱也让德国人重新看到了和谈的机会,因此频繁和俄国人接触。
其实战争期间的外交活动并不止这些。除了欧洲国家之外,亚洲的岛国以及大西洋彼岸的美国都在时刻关注着这场战争。
历史上的美国曾经和岛国在一战期间争夺太平洋和远东地区,并且爆发了异常尖锐的矛盾。
但现在,这些地区基本全部被澳大拉西亚接收,美国和岛国之间也就没有了矛盾。
甚至前几年签订的美日同盟条约,就大有共同针对澳大拉西亚,共同占领远东和太平洋岛屿的意图。
但可惜,澳大拉西亚和协约国几大列强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密切,小小的美日同盟根本不可能是整个协约国的对手,怕是在战争中和战争后。
和岛国密谋德国的东亚殖民地不同,美国人明显有着更大的野心。
一战刚刚爆发之时,美国总统威尔逊就宣美国将严守中立。但这并不是要将美国置身于战争之外,甚至不参与国际间的事务。
按照威尔逊总统的原话来说,这是要在战争前期保留足够的实力,在战争中后期以仲裁者的身份直接裁定这场战争。
很显然,与其累死累活的直接参与这场战争,美国人更想保留足够的实力,在战争后期加入胜利的一方,以最小的伤亡赢得这场战争。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美国和澳大拉西亚两个国家,应该是战争中受影响不大的唯二列强。
在其他欧洲国家都面临罢工浪潮和反战浪潮之时,美国和澳大拉西亚的经济仍然在蓬勃增长。
相较于美国的经济来说,其实澳大拉西亚经济的增长更加迅速。
虽然在经济总量上和美国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但因为和协约国有着大量的贸易往来,澳大拉西亚在战争中已经赚取了足够的资金,这还收获了大量的资源,黄金和矿产以及科技。
单单在和俄国人的贸易中,澳大拉西亚就已经获得了价值高达2000万英镑的黄金。
虽然看起来只有2000万英镑,但按照之前英镑和黄金的比值来看,这批黄金的重量高达146吨以上。
要知道,这可是纯黄金,并不是富含黄金的黄金矿。无论是现在的金本位制还是将来的货币体系,黄金的储量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十分重要。
这不仅代表着货币的价值,同样也能保障货币的公信力。
正因为来自欧洲的大量黄金的流入,导致澳元实际上并未发生较大的贬值,澳元的价值仍然很坚挺。
正因为货币的保值,澳大拉西亚人的生活比欧洲国家好上许多,国家的生活目前还算稳定。
在欧洲各国迎来罢工浪潮,游行浪潮和革命浪潮之时,澳大拉西亚国内仍然风平浪静,民众们对于政府和王室的支持度仍然很高。
当然,虽然目前的局势很稳定,但提高民众对于政府的支持度也不是坏事。
澳大拉西亚对于战争的宣传和民族凝聚力的提高一直没有停止,在欧洲各国普遍制作号召支持战争的文化作品之时,澳大拉西亚的各种文学作品和电影也在国内大肆播放。
在国内生活还算稳定的前提下,看电影对于澳大拉西亚人来说也变得很是平常。
虽然只是很简单的有声黑白电影,但对于这个时代的澳大拉西亚人来说,已经是不多见的休闲时间了。
无论是国庆和节假日播放的免费电影还是平时需要购票的收费电影,都会吸引大量的观看者。
在所有电影的分类中,澳大拉西亚人最喜欢的就是那种爱国主义的宣传片。
这些可是阿瑟精挑细选的剧本,再加上各大电影厂的精心制作,融合了后世的宣传手段,自然能够轻易的吸引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