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凡尔赛合约(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542 字 2个月前

协约国四大列强对于德国的瓜分条款很快被公布了出来,在欧洲甚至全世界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首先是美国和意大利,对于这样的处理方式都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态度,并且谴责协议国四大列强置其他战胜国的利益于不顾,这违背并且危害了协约国的组建意图。
但这两个国家的反对对于协议国四大列强来说只不过是跳梁小丑,无论是意大利还是美国,此时都没有颠覆四大列强统治的实力。
英法只是奥匈帝国的军队在边境调动调动,就立刻让意大利人吓得闭上了嘴,再也不提任何反对四大列强的事。
剩下的美国虽然不惧怕英法的威胁,但同样对英法在欧洲地区的高额声望没有任何办法。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英法坚定地将美国排除在战胜国之外,美国也没有办法,只能语言上谴责谴责。
但语言上的谴责是最疲软无力的,说白了也只是弱者的无能哀嚎而已。
但凡有实力付诸行动,谁也不会选择谴责这种强行给自己撑面子的方式。
当然,虽然军事上没有任何反抗的手段,但这不代表美国人在外交上的反抗也不存在。
为了抵抗四大列强这样抱团的行为,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自己关于组建国际联盟的理论,并且倡议建立一个可以调解国际纷争,并且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联盟。
这样的国际联盟对于中小国家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目前的中小国家面对列强根本没有任何反抗的手段。
但问题是,如果国际联盟没有强大的国家支持,只是中小国家之间的游戏,那也相当于一纸空谈,对列强国家没有任何约束力。
为了推进国际联盟的成立,美国总统威尔逊首先找到了意大利首相,提议由美国和意大利共同组建国际联盟来维护世界新秩序。
意大利人虽然对此很是心动,意大利同样也明白,世界秩序并不是美国说了算,而是英法说了算。
果不其然,在威尔逊总统提出国际联盟的倡议之后,协约国四大列强很快就拿出了反制手段,在巴黎和会上公开宣称要将协约国扩大化,组建世界联盟。
四大列强的反制手段完全就是针对国际联盟来的,因为除了名字不一样,世界联盟和国际联盟的用处,组织甚至是目的一模一样,只不过倡议国不一样。
和美国相比,协约国四大列强在欧洲明显受到更大的欢迎。以英法作为基础,也就代表了协约国四大列强代表着欧洲老牌列强。
而俄国和澳大拉西亚的加持,再加上刚刚打败德国和奥匈帝国,让协议国四大列强成为欧洲甚至世界上最强大的团体,哪怕美国加意大利联合起来也不能撼动分毫。
1918年3月7日,一份关于限制德国的和约正式出炉。这份和约总共有19项大条款,344项小条款,对德国进行了各方面的限制。
德国外交部长布兰克道夫率领德国代表团在凡尔赛宫和协约国代表团签订了这份和约,因为签订地点在凡尔赛宫的原因,因此这份和约也被称作凡尔赛和约或者巴黎和约。
当然,和约的签订也并不是这么顺利。德国国内得知这份和约的具体内容之后,立刻爆发了大规模游行,号召政府拒绝这份条约。
德国政府也拒绝了这份条约,但根本抵抗不过协约国的坚定态度。
甚至法国代表克列孟梭直接了当的宣布:“这份条约德国人的态度只能是完全接受或者完全拒绝。如果在五天之内没有任何答复,或者选择完全拒绝的话,协约国将宣布结束停战期,并且以武力实施以上所有条款。”
这就是光明正大的威胁了,如果德国人不同意这份严苛的条款,那么就让战争来决定到底该谁听谁的吧。
面对着来自法国和协约国的庞大压力,德国政府此时急得焦头烂额。
因为威廉二世已经前往荷兰避难,因此决定一切事宜的就是兴登堡和军政府。
但军政府在德国的声望已经大幅度降低,甚至南德意志的各大邦国已经处于事实上的独立。
同意或者拒绝,对于目前的德国政府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在法国代表克列孟梭给出的五天期限的最后一天,德国政府终于通知和会,愿意签署和约。
但德国政府也有自己的要求,德国并不承认德国政府和人民应该背负战争的罪责,反对将德国作为这场超级大战的唯一罪魁祸首。
毕竟率先宣战的也不是德国,德国只是向盟友履行了自己的义务,怎么就成了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呢?
但将德国人定为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其实也是法国人的目标之一。
只有将德国人树立为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法国才能名正言顺地欺压德国。
因此,克列孟梭拒绝了德国的要求,并且表示协约国不接受对和约的任何让步或者修改。
如果德国人不能在两天之内签署条约,那么协约国军队将再次对德国发动进攻。
不管德国人在战前有多大的信心,但此刻,败军之将不可言勇的道理让德国人真切的领会了。
在来自国内外的压力之下,最终,德国政府宣布无条件接受和约的全部内容,并且在第二天签署了这份和约。
虽然和原本历史的走势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