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对标好莱坞——世界电影城(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526 字 2个月前

新内阁成立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阿瑟宣誓效忠,阿瑟也相当满意新的一届内阁政府的成员。
不过,内阁政府的更替对于阿瑟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影响,毕竟说到底内阁政府还是在自己的掌握之下的,谁担任这个职位并不重要。
内阁政府进入运转之中后,澳大拉西亚的事务也算是告一段落。
因为相较于稳定的澳大拉西亚来说,混乱纷杂的国际局势才是目前的重点。
相较于平静的1922年来说,1923年的国际大事还真的不少,也涉及到了包括各大列强在内的诸多国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局势的发展。
1923年7月1日,在诸多国家的见证之下,俄国内战被摆上了明面,以英法澳为首的列强国家开始对于这场内战进行调停。
俄国内战真正开始于1919年初,距离现在满打满算也超过了四年的时间。
再加上之前的革命和一战,俄国已经有将近十年的时间没有迎来和平和稳定,这对于俄国的发展来说是巨大的打击,甚至直接摧毁了俄国的经济和工业。
作为一战前雄峙东欧的超级列强,目前俄国的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岛国这样的国家,甚至比列强中最弱的意大利都有不如。
经济的崩溃更是严重,如果说苏维埃俄国是靠着集中分配制苦苦支撑的话,那么尼古拉二世所统治的沙皇俄国,不是靠着罗曼诺夫家族数百年财富的积累,以及大量的举债度日了。
根据俄国方面的数据来看,沙皇俄国自内战开始到现在,对外欠债高达8.3亿英镑。
虽然这笔资金看起来不多,但这是在沙皇俄国经历了一战和革命的削弱之后所欠下的,对卢布已经大幅度贬值的俄国来说,这已经是一笔根本还不起的巨债了。
其他列强自然也明白这一点,压榨俄国四年之久后,也是时候给俄国一点喘息的空间,让俄国来恢复自己的经济了。
这场调停因为有着英法澳的参与,也颇受俄国双方的重视,纷纷派出了自己的重要代表参与。
这其实也是必然,俄国内战进行这么久,不论是哪一方都已经人困马乏,士兵们也极其期待着和平的到来。
双方都明白,这是一场俄国内部的消耗。但问题是,没有人能够承担失败的后果,因为这代表着一个政府的陨落,一个国家的灭亡。
俄国内战的局势双方各有优势,但世界联盟的干涉军武力干涉之后,优势一方就在沙皇俄国了。
目前包括乌克兰和波兰在内的诸多区域都已经被沙皇俄国收复,但实际占领的却是世界联盟的干涉军。
说白了,俄国内战双方没有胜利者。非要说胜利者的话,就是像英法澳这样的,在内战中吸取了大量的利润的国家。
单单是澳大拉西亚,就从沙皇俄国得到了近千吨黄金储备,还有数之不尽的矿产资源,包括各种各样的人力等等。
澳大拉西亚拥有目前沙皇俄国相当一部分矿产的优先开采权,这矿产都要等到俄国局势和平之后才能开采,也是俄国内战要进入和平时期的原因。
战争最开始的俄国局势是南北分布,但目前沙皇俄国已经重新占据了优势。
另一方所控制的地区除了莫斯科周边之外,还有就是以东的大片贫寒地区了。
反而是沙皇俄国占据了东欧大部分发达地区,不过沙皇俄国想要顺利的从干涉军那接收这些国土,恐怕还得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如果不是世界联盟的诸多国家不愿意出全力的话,恐怕这场战争也绝对不会这么焦灼。
虽然革命党的理念对于民众的影响确实很大,但在欧洲国家强大的飞机坦克和诸多先进武器面前,现在的苏维埃俄国还是扛不住的。
虽然这场和平谈判吸引了相当一部分目光,但和平谈判的进度注定不会太快。
反倒是在各国的期待中,海军限制条约终于被签订。本来争论许久的限制潜艇的问题,被法国人强硬的中止了。
毕竟如果要是限制潜艇发展的话,其他国家的海军就真的没有赶上皇家海军的希望了。
不过英国人也不是没有收获,他们在海军限制条约签订前成功的建造了两艘超级战舰,进一步增强了皇家海军的实力。
当世界各国的目光都放在伦敦的这场和谈之时,澳大拉西亚已经建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城——世界电影城,也被命名为悉尼国家电影城。
阿瑟建立这座电影城的目的,都是为了模仿后世历史上的好莱坞,打造澳大拉西亚的文娱中心,疯狂的向其他国家输送文化。
虽然美国的好莱坞成立的更早,但美国电影相较于澳大拉西亚电影来说影响力并不大,暂时还不会是澳大拉西亚的对手。
这其实也是很正常的,虽然澳大拉西亚的电影在世界范围内是最出名的,但这也不能阻碍其他国家的电影发展。
包括英,法,德在内的诸多国家,也是有着属于他们的电影公司的,并且每年也在拍摄大量的电影。
不过按照目前澳大拉西亚占据的优势来看,世界电影城是最有希望发展成后世的好莱坞那样,成为全世界电影行业的标杆,打造属于电影行业的龙头品牌。
为了给澳大拉西亚的世界电影城增加名气,阿瑟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