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来信(1 / 2)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薛璐璐的实地调研,她不仅掌握了目前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水平,还萌发了一些新的想法。

现在从她的专业课角度来讲,作文辅导、阅读理解似乎也很有前景。

薛璐璐踌躇满志的想,她要是能够把这个机构办起来,没准以后也能够办起来一个像“新东方”一样的全科辅导机构呢?

薛璐璐压下自己的幻想,就着英语真题和当前英语教材,以自己的经验为蓝本,开始编写英语辅导的教材。

这是最难的一步,全凭借着自己的记忆显然难以完成,薛璐璐开始泡在图书馆里,查阅大量资料,也开始积极的往英语专业的教学楼跑,有什么拿不准的问题就向专业老师请教。

就在薛璐璐为了培训班的事情奔波的同时,她上回采风拍的照片也被录用了,样报出来后,校领导对于薛璐璐的照片表示肯定,在校刊上也采用了薛璐璐的照片作为封面。

薛璐璐的拍照水平得到了认可,校报的摄影部门也向薛璐璐伸出了橄榄枝。

这倒是后话了。

薛璐璐拿到样刊和样报后,心里可高兴了,打算寄回家里。

不过每次往家里寄信都因为附了报纸,每次都超重,薛璐璐想着不如放假一股脑人肉背回家,毕竟邮票也挺贵的。

她心里打着小算盘,最近因为编写教材这件事,已经花了不少经历,自己手上的余钱也不多了。

如果要把这个教材成套印刷,那需要花费的就更多了。薛璐璐算了算手上的钱和印刷等办班需要的前期投资,不由得皱皱眉头。

薛璐璐上大学的时候,各种奖学金以及拍广告得到的现金,林林总总的快一千元了。就像每个大学生一样,手上突然有了巨额资金,往往不知道规划和节省。

薛璐璐刚开始算得上宿舍里的富婆,尤其讲义气,在吃饭买东西上就往往没有数。

现在她可得精打细算了。

薛璐璐正想着怎么省钱,就接到了家里的来信。

这可是稀罕事。

薛璐璐从传达室拿到自己的信,没着急拆开,翻来覆去的看着信封。

【这是二哥的字。】

薛成国出去跑了小半年,两千块钱不知道花的怎么样,有没有赚到钱,现在回家了,大概是因为家里秋收忙,回家帮忙了。

薛璐璐算算时间,现在估计家里也是刚刚秋收完,看来一定有好消息!

回到宿舍,薛璐璐耐心用裁纸刀把信封规规矩矩的拉开一个口子,小心翼翼的掏出信来,一目十行的读下去。

果然不出她所料,村子里今年获得了大丰收,交完了公粮,家家户户还有很多盈余,这段时间,村子里的媒婆都多了起来。

薛璐璐看的高兴,村子发展的好,薛志杰的功夫就没有白费,自己说的方法得到了实践出了成果,真是皆大欢喜。

随后薛成国又讲了讲自己在南方的经历,薛成国经过多番考察调研,决定在沪市发展。

小打小闹的做一些小买卖,在当前的市场上赚不到什么钱,主要是没有政策支持,现在做什么还得偷偷摸摸的。

于是薛成国在沪市的一家经销社应聘成功,专门负责出去跑业务,有稳定的工资,也能按照自己的销售量提成。

这回回家之后,下次回来就要等过年了。

薛璐璐为二哥点赞,二哥能沉得下心做事,又对当前有明确的规划,想法好且能够付诸行动,一定能够去的成功。

薛璐璐再翻下去,看到第三页,就看到薛成国讲述徐娟去了部队的事。

徐娟到了部队,刚开始就大包大揽的照顾起孙子和乔佳仁了。

孩子还没有回家,目前只取了小名叫球球,调皮的很,徐娟忙的脚不沾地,对乔佳仁就开始指手画脚。

徐娟指责家里打扫的不干净,乔佳仁东西乱放什么的,或者是指挥乔佳仁做什么,乔佳仁还能忍,敬让长辈这个是必须的,不然就让邻居看了笑话,说出去也是自己的不是。

实在有什么不能忍的,乔佳仁也都说给薛成军听,由薛成军从中协调。

有时候出门的时候听到徐娟和邻居吐槽自己,乔佳仁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忍了。

可是两代人的育儿理念也很不一样。

虽然大家都把球球当做心肝宝贝的疼,但是大家疼的方式天差地别。

乔佳仁凡事都听医生的交代。

睡觉枕头摆放、盖不盖被子、穿多少衣服,她都想着“科学”。

徐娟则一概都按照农村的习俗,又是绑腿又是睡硬枕头的,睡觉盖的严严实实,把孩子养出一身的痱子。

乔佳仁心疼了好久,和徐娟好多天都没说话。

乔佳仁不总是抱着孩子,希望不要给孩子养成娇气的毛病,徐娟来之前,每天哄睡的时候也十分省心。

可自从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