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王浩到了(1 / 2)

阮樱默默想了一会儿“我在沪市也需要人手。我们要在沪市建立一个收发基地,方便收货,也方便存放新鲜的水产。”

“只要信得过,都行。”

叶淳光知道阮樱是想多帮几个退伍兵,心里感动“行,不着急,慢慢来吧。”

他想到这个方法,其实并不是偶然。

今天,他下到舰队视察,桂旭东在他耳边唠叨了几句,说什么退伍兵复员后到了家乡,一般情况下政府会帮着安排工作。可也有实在困难的地方,政府安排不了。

那些士兵,最青春的岁月献给了国家。

复员后重新回到老家,和社会脱节三、四年,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有些家里兄弟多,都娶不上媳妇。

比如小王,大名王浩的那个勤务兵。

回到山西后,家里实在太穷,兄弟多。

刚一回家,退伍金就被瓜分了。

他也没有专门的房子,年纪这么大了,还只能和父母一间屋子。

极其窘迫。

想娶个媳妇,也没钱没房。

他也没啥后台,还在排队等着政府部门给他安排工作。至于那些工作,僧多粥少,他也捞不到像样的。

他还总想着这边,想这里的大海。

叶淳光问“他的情况,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你小子打什么鬼主意?”

桂旭东不敢隐瞒“副师长,几天前,我收到王浩一封信,问这边有没有机会,给他份工作,就是去基地的后勤集团打份工也行。”

“副师长,你也知道,咱们后勤一个萝卜一个坑。再说,他已经退伍,不能重新进军队。”

“所以,我这不是没办法,才想找你想办法。”

叶淳光看着茫茫的大海,看到远处的滩涂。

这些退伍军人素质极高,让他们过来护着媳妇,简直不要太好。

一举两得。

他再次看了看阮樱的肚子,如果这里已经有了个小家伙,那么,必须得找两个人过来护着孩子她娘。

最好买辆车,专门给媳妇开。

免得冬天到了,还要吹海风。

山西一个闭塞的小村子里,树木很少。入目之处都是黄色。

村里人住在窑洞里面,昏暗,逼仄。

王浩靠在门槛上,看着天空发愁。

他回到老家后,家里还和他参军的时候一样,穷得叮当响。

家里几个兄弟,都还没娶媳妇。

大哥都快三十了,就盯着他手里的退伍金,想娶个媳妇。

父母老了,脸上的褶子能夹死蚊子。

二哥和三哥、四哥也盯着他的退伍金。

他索性把退伍金一分两半,一半给父母养老,一半,和兄弟几个平分。

他自己分到将近两百块钱。

退伍津贴分了后的第二天,媒人就上门给大哥说亲了。

二哥、三哥和四哥,都靠着他的津贴说上了媳妇。

而他呢,不甘心过这样的日子。

现在有津贴娶媳妇,以后呢?

津贴花光了,怎么办?

他还和父母挤在一间屋子里睡觉。一个大老爷们,满身都是力气,却得不到施展。

这种感觉,憋屈。

更何况,他在海边待了四年,回到内地后,睡觉的时候,梦里都是海水海浪的声音。

哗啦、哗啦。

他实在受不了,才给叶淳光写信。

他是叶淳光的勤务兵,有困难找老领导,这没问题。

他一直在等基地的回音。

他坚信,基地一定会把信交给叶淳光。

他不知道叶淳光已经升到了常人不敢想的职位。他那封信先是被政审,随后被桂旭东把控,最后,才和叶淳光说了。

所以,等叶淳光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已经过去好几天了。

黄色的羊肠小道上跑来一个人,是他们村的村长。

“王浩,王浩,赶紧去公社,有人打电话给你。”

王浩一跃而起。

他,终于等到了。

基地没有给他写信,反而直接打来电话。

一定是叶队长打来的。

只有叶队长,才明白他是多么期待这个电话。

等王浩跑到公社,电话已经挂了。

话务员给了他一个号码“给,那边的人让你直接打回去。”

王浩握紧了电话,小心地拨电话号码。

果然是叶淳光接听电话。

他的嗓音,一如既往,那么浑厚,坚定。

王浩差点儿哭出来。

两年多了,他两年多没见过叶队长了。

叶淳光问“愿意过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