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鬼引路(1 / 2)

张良娣僵坐原地,过了半晌才缓缓道:“大家现在身体孱弱,谁要是编造什么妖邪诡异之事,惊动了他,乱杖打死。”

良娣说得冷冰冰,众人听了暗暗心惊,唯有诺诺称是,待了不过半柱香功夫,就托言不敢扰良娣休息,一个个告退。

杜美人退的最迟,眼看其他几位嫔侍走远,才悄悄对良娣说道:“奴方才心直口快了些,还望淑妃娘娘恕罪。”

良娣无心和她啰嗦,揉着泛酸的脑仁儿不耐道:“眼下无人,我说两句你不要介怀。段婕妤裴昭仪是怎样的出身,你敢欺到她们的头上?也就是她们厚道,不与你计较,才容你牙尖嘴利,处处针对。”

杜美人被良娣批得桃花似的小脸儿微微泛红,一双桃花眼挤出淡淡波光,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口中不停谢恩,接着小心翼翼取出一个锦缎包裹的盒子,恭恭敬敬献上。

“淑妃娘娘一直对我呵护有加,妾从一个小小宫人到如今能承蒙皇上恩宠,都是拜娘娘所赐。为了答谢娘娘厚恩,奴特意为娘娘备了一份薄礼。”

旁边宫人接过锦盒一层层打开,里面是个羊脂白玉雕成的神兽,光泽莹润,一看就是上等白玉,雕工也精致繁复,把个神兽雕得栩栩如生虎虎有生气。

“这是玉辟邪,娘娘放在宫内可以镇邪压祟。”杜美人一脸虔诚。

张良娣实在是倦极了,对下面这些美人们的示好已习以为常。看着那玉辟邪,只是心内揣度着看来皇帝平日里对杜美人的赏赐也不是多么慷慨,否则她也不会将这样貌不惊人的小物件儿拿来孝敬。她只是微微一笑,抬手示意宫人收下。

杜美人见张良娣收了礼物,这才转忧为喜,放心地退出了浴堂殿。

到了深夜,浴堂殿外忽然飘起了漱漱细雪。

外间还是没有皇上要来此处歇息的音讯。直到夜半子时,一名宫女悄悄回报,皇上又宿在了新临幸的赵宫人处。

良娣耐不住岑寂,独自拥着锦被歇息了。

夜深幽邃,冷青的雪色映得殿内一片凄凄白色。她想唤宫人添几支明烛,却见宫人早已熬不住,坐在那里不住打着瞌睡。

“真是个小懒奴。”她苦笑,却不忍心呵斥,唯有眼睁睁看着头顶重重纱幔发呆。

这一年,肃宗虽说身体衰微,但色性依旧旺盛。

前两个月,他重游芙蓉园,偶遇一群宫女正在玩蹴鞠,一时兴起加入。玩蹴鞠的过程中,被其中一名娇艳活泼的宫女吸引,开始频频与其幽会,已到了乐不思蜀的地步。

良娣表面佯作不知,但内心无时无刻不在悬心,眼下一个太子李豫已够让她头疼了,虽说下面几个美人也表面恭顺,不能兴起什么风浪,但倘若这宫人和肃宗珠胎暗结,将来日渐荣宠,那就是不能忽视的威胁了。

另一边,肃宗感于良娣在战乱时跟随左右,餐风饮露毫无埋怨,表现得贤良可贵,从未在良娣面前提及这宫女的存在。但他根本不知道良娣为了谋取天下,给自己孩子铺平道路,早已在宫中密布眼线。

想着想着,良娣就觉得睡意沉沉。

就在良娣闭目歇下两炷香的功夫,帷帐前多了一个人影。

一个宫女来到了良娣的床前,俯首叩拜:“小奴见过淑妃娘娘。”

此人是谁?

昏沉恍惚之中,良娣强撑开眼。

迎面一双清亮的眸子,笑意盈盈,面色柔和,很美的一个宫人。

“因梅园中梅花开得甚好,大家想请娘娘前去秉烛赏花,特遣奴来恭请娘娘。”宫人声音飘忽轻柔。

“这个时辰去赏花?”良娣眉头微皱。

她身子倦怠得很,并不想起身。但她转念一想,已经数日没有见到皇帝,倘若推辞不去,岂不是扫了他的兴?

良娣恍若梦游,迷迷糊糊下榻,由着宫人给自己披上斗篷,戴上风帽。

前往御花园的路上,偶尔遇见三三两两值夜的宫人太监,他们的神色都是模糊暧昧的,甚至有人脸上挂着诡异莫名的笑意。

或许是这夜太空旷,雪太凄清的缘故,她眼中的宫阙亭台、朱薨碧瓦,脚下的草树花木都有着浮在迷雾中似的梦幻感。

“不不,这是什么地方,怎么我瞧不见大家也瞧不见一个有点儿生气的宫人内监?”良娣忽然觉得此景此境诡异非常,倒不像是有人间气息的地方,即使是夜间。她甚至看不清自己的脚下。她的脚被一团不断蒸腾而出的云雾所湮没,仿佛下面是一个巨大的不断散发着诡异之气的洞窟。

杜美人夜间说的那番话突然游荡在耳边,“难道你不害怕么?猫这种东西最容易招惹妖祟邪物......。宫中阳气不盛才会妖祟做魅。”

“是哦,宫中阳气不盛才会妖祟做魅......”引路的宫人突然转身对着良娣魅笑。

那笑在浓烈的夜色之中被红色的宫灯烘托出一抹诡异的气息,犹如一只饱餐之后舔着齿间血腥气的猫咪,神秘又充满勃勃杀机。

杜美人的话她怎么知道?难道她有读心术,知道此刻的良娣正在惊惧着什么......

良娣的心似乎被一只猛兽的利爪紧紧揪住,止不住的惊栗,惊栗到整个身体都要瑟瑟发抖,抖如筛糠。

“不是到花园赏梅么?怎么到了仙居殿?”良娣的牙齿冷得打颤。

“因为这里是阿武妖精命赴九泉的好地方呀。你们都知道她的狠毒,虽然她在世做了那么多年的皇帝,但到了九泉之下还是逃不了地府对她的惩罚。她要生生世世为鼠,被扼喉吞食,承受剥皮碎骨的折磨。”

一个凄厉的声音徐徐从身后传来,良娣犹如芒刺在背。不用转身,她也知道自己陷入了险境。

“淑妃,过了这么多年,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