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古物陈列所(3 / 3)

直接找袁世凯谈判,归还胶州湾,送个顺水人情,说不定还能让中国站在自己这边。

不过消息却不慎泄露,——谁叫日本在中国有那么多间谍。于是乎日本疯狂施压,迫使北洋政府在青岛问题上保持中立,自己则开始调动大军。

“爱兵如子”乃木希典死后,日军不再像当年进攻旅顺一样只知道“猪突”猛攻,先进行火力覆盖,再慢慢推进。

青岛战役中,德军本来就不多,又得不到补给,仅仅进行了勉强抵抗,就寡不敌众而败。

设计师罗克格在战后被俘,几年后才被放出来。

但一战后,日本其实也没有占据太久青岛。

青岛被占是“五四运动”的直接起因,这件事对中国的影响就不用多说了。

经过外交努力,三年后的1922年,日本迫于压力归还了青岛。

实话说北洋政府在领土主权方面做的很多努力还是可圈可点的。

朱启钤随后带着李谕、鲁迅等人进入了武英殿参观。

古物陈列所最初只开放了武英殿;文华殿以及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这三大殿并没有同时开放,热点着实不太够。

陈列的物品基本都是那些承德避暑山庄的古物,与紫禁城本身也没有太大关系。

鲁迅只转了一圈,就觉得索然无味:“简直就像一个古董店而已。”

朱启钤说:“等前朝三大殿以及文华殿全部整修好,一定会大为改观。”

仅仅一个武英殿确实没什么逛头,吕碧城也略感失望地小声说:“进来就是想看看三大殿的,结果只看到了偏殿。”

朱启钤说:“要是选在文华殿,可能夫人会更加失望。”

吕碧城问道:“文华武英,一左一右,一文一武,不是一样吗?”

朱启钤说:“单就建筑设计而言,武英殿级别要高一点。等以后开放了,你一眼就能看出区别。”

吕碧城立马问:“什么时候开放?”

朱启钤只好说:“要等下一步资金到位。”

李谕笑道:“不用着急,用不了多久,整个故宫都可以看。”

朱启钤讶道:“故宫?这个词用得倒是好。”

李谕说漏了嘴,直到1925年成立故宫博物院,才正式有了这个名字。

好在朱启钤并没有在意。

吕碧城问:“能看到慈禧还有过往皇帝居住过的所有宫殿?”

李谕说:“问题不大,御花园都能逛一逛。”

吕碧城正色道:“朱部长,你们的动作可要快一点了。”

朱启钤尴尬道:“尽量,尽量!”

他可不知道宣统皇帝什么时候会搬出去。

按照清室优待条例,紫禁城只是宣统皇帝的过渡住所,将来要搬到颐和园。

不过紫禁城里好东西太多,清室舍不得搬走,于是借口说颐和园围墙太矮,不安全。

袁世凯也不惯着,直接派人去加高围墙。

清室一看你玩真的,只好先同意让出了前朝三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