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1 / 3)

数步外,女子长身玉立,浅青色的衣袍在晚风里飘扬,霞光在她周身勾勒出一层金边,温吞柔和却又无法忽视。

黎莫脸上带笑,瞳色乌黑沉静,一眨也不眨地看着亭中的宋拟。

而宋拟因为裴珩的话,心头一片乱麻,看到有人来也不在乎对方是谁,只想趁机逃离。

她刚一动,裴珩立刻便似有所觉般伸手:“等等——”

他想把事情说完。

然而宋拟却往边上一避,仓皇起身:“我、我先走了...”

从始至终,她都没有注意到黎莫的打量。

窗户纸最终还是只捅开一半。

目光从宋拟消失的转角收回,裴珩这才将视线移到黎莫身上。

“你怎么在这?”

三年没见,重逢第一句话,黎莫听到他这么说。

没有惊喜,也没有要来迎她的意思。

桓娘在这时候匆匆走进来,对裴珩福身,像是告罪:“奴婢不知宋娘子在此,这才...”

这才没拦着她。

黎莫在心里默默补完桓娘的话。

“裴哥哥有了心上人,就连阿黎也不要啦?”她抬眼笑。

数年未见,面前的女孩长高了些,眉宇间已脱去稚气,取而代之的是少女独有的亭亭玉立。

然而她说这话时,语调如往昔一般轻软,裴珩有瞬间恍惚,连带着眉眼也柔和了不少。

他回神,走上前笑道:“太后还有两日才能抵达长安,你没有随太后仪驾,我有些意外。”

算是为他刚才的语气作解,但黎莫的关注点却不在这里——

裴珩,没有否认她心上人的说法。

这一边,宋拟几乎是跑着回住处的。

她背靠着门,手压在剧烈起伏的胸口。

禾丰斋的哪日?她说了什么,裴珩又听见了什么?

一连串没出口的疑问都因为那个吻而搁置。

宋拟心脏跳得很快。

——

太后回宫当日,长安满城挂彩,昌顺帝更是亲自出城门迎接。

宋拟不知道如何面对裴珩,于是这两天一直在住处躲着,连禾丰斋都没开。

直到今日。

宋拟站在迎接队伍最尾端,藏在一干王公贵眷中,努力当个透明人。

她现在唯一庆幸的是,太监来颁圣旨时没闹出多大动静,所以街坊邻里几乎没人知道她被封了县主。

三月春盛,太阳却有些晒。

宋拟偷摸着往树荫底下挪了挪。

前方人头乌泱泱攒在一块,宋拟百无聊赖地抬头,望了望。

聚在这里的除了朝臣便是官眷,在一干生面孔中,她下意识开始找熟人。

陆明元官从六品,然而穿着绿色官服的人有一堆,且个个头戴乌纱帽,只看背影,无论高矮胖瘦都跟亲兄弟似的,

宋拟视线在人群间穿梭,冷不丁对上了一双分外漂亮的眼睛。

阳光直直从头顶洒下来,裴珩眸子里跃动着金光。

人群在这时候开始骚动。

仪驾入城,百官跪迎。

然而宋拟心驰神摇,一时竟忘了移开眼。

她不动,那位更不会动。

二人便如被定格一般,隔着人海,静静对望。

耳畔响起众人称颂声,衣袖被人拽了拽。

宋拟侧头,身畔一不知名的官家娘子示意她行礼。

宋拟当即回神,向她投去感激一笑,随众人一起下拜。

再起身望时,裴珩已不在原地,宋拟微愣,继而若无其事地收回眼。

迎到太后,接下来就没她什么事了。

她不用跟着回宫,也没人邀请她参加后续为太后接风洗尘的宫宴。

宋拟打算先走一步。

裴珩刚与太后寒暄完毕,转眼便看到最后排正悄悄往人群外围移动的某人。

眼底的笑意稍纵即逝,裴珩垂眸,默不作声往边上退了些。

浩浩荡荡的仪驾开始往宫里走。

裴珩的步子却越来越缓,终于在仪驾即将行过朱雀大街时,他悄无声息地从队伍中退了出去。

谁都没有发现队伍里少了两个人,除了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的黎莫。

宋拟停在十字街口,在思考要不要去瞧瞧自己的县主府。

是的,她还没去看过自己的府邸。

原因很简单,皇帝赐给她的府邸好巧不巧也在兴德坊,与将军府一街之隔。

她怕遇见裴珩。

不过他现在肯定跟着太后进宫了,宋拟如此想着,步调往县主府的方向转。

只是——

“宋拟。”

身后有人唤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