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1 / 3)

阿霜出了铺子,心里又急又燥,给怀德提了建议,“要不,去——找——沈小姐?”

“不用。”怀德摇摇头。

开店的事情如果都要劳烦他人解决,那这贩书的行当就别做了,趁早将钱还给沈婉清算了。

怀德有自己的考量,当务之急要先弄清楚究竟是谁在背后搞她。

她抿着唇,不甘道:“阿霜,明日辛苦你再和我去戏院前摆个摊。”

阿霜虽然不明白怀德的用意,可她知道,听怀德的话准没错。

“好好,我——和你去。”

次日,天高气爽,怀德在春乐戏楼前的槐树下,照常摆了摊位。

她在这里贩书数日,逐渐打出了一些名号。

之前偶尔驻足买书的客人现在会主动寻上来,特意向怀德采购些异志孤本。怀德自己也有意识出钱找藏书家搜罗一些善本遗书,这其中还含着沈婉清的特别赞助。

最离奇的是,怀德因为要扩大刻坊的规模,将周九瓮隔壁的小院也租了下来,收拾杂物时从周九瓮散落堆叠的故纸堆里翻出不少市面上已经遗失的戏曲残本。

周九瓮只称是他年轻时从别人那买来的废纸,不知道里面裹着如此贵重之物。

怀德晓得周九瓮一向神神叨叨,也不拘他是不是又拿谎话骗她了。

不管,她通通收罗囊中。

如今,她手上积累的珍奇异本越积越多,且都报了官府,禁止其他人翻印。

这一带,凡是有嗜书之人,要寻一本市面上不常见的刻书,旁边的人差不离都会讲一句,“你去春乐戏楼前的书摊问问,若是那里没有,估摸金陵城也找不出了。”

刚刚又送走了一位书友提前预定的《包龙图判百家公案》,怀德晃悠着坐在竹椅上,旁边的阿霜则噙着哈欠,手里开始打络子,等着八月十五那天来用。

阿霜手里忙活着,看了眼悠闲的怀德。

“怀德,我看,看,就这样摆摊就很好,要不然,别租租房子了吧。”

怀德半眯的眼睁开,沿街贩售虽然已经稳定下来,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要想多赚钱,必然要有自己的书肆和自己的坊号。

她和阿霜在这里稳稳当当坐了一个晌午,也无闹事之人来打搅,看来这幕后之人的目的就是阻止她开书肆。也就是说,其人必然和贩书行当有些关联,保不齐是金陵几个大书商的其中一位。

可具体是谁,怀德还拿不定主意。

几步之遥的春乐戏楼里,高朋满座,华彩伴着叫好声不绝传来。

怀德向里面仰头瞧了一眼,在一片攒动的人头中,只能撇见衣角戏台上女唱角儿移动的衣角。

听说今日是余姚的杂剧传承人袁梅生在此唱戏,名声比昆山的三和团还要响亮。

这人厉害之处在于,从来不接私人委托,也不入宅唱戏,到了某处只是寻一座戏院,迎着四方来宾连唱三天。

所以不管你是勋贵高官,还是富禄商贾,若想一饱耳福,都必须要乘着轿子亲自前来。

约莫过了一更,今日的大戏落幕。人□□叠着从戏院里散场出来,还有人掐着嗓子唱着,回味着。

槐树下的简易书摊前也聚拢起了人,围成半圈,呼道:“老板,今日可上了什么新鲜的书目?”

怀德赶着介绍,一个明丽的声音在人群后喊道:“怀德,好久不见。”

怀德惊疑着起身,随后展了笑。

是叶明玉小姐,如今也是她的老主顾了。

“明玉小姐,今日也来听戏?”

“是了,没想到竟遇见你了。我前日去了沈姐姐家,沈姐姐还说了你要开书肆的事情。铺子准备什么时候开张?我若得空了就过去瞧瞧。”

书肆究竟还能不能开,怀德心里也没准头,可面上她不想表露出来。

只道:“就快了,到时会递上请函,还要明玉小姐多多照看生意。”

“那是当然。”

叶明玉答的爽快。

她对怀德的印象很好,那日她亲眼瞧见怀德护住沈婉清,不惜自己受伤。这样忠心的仆人,她都要敬看三分,又加之沈婉清特意叮嘱了要多照顾怀德,所以叶明玉对着怀德并没有上下的尊卑之分,话语十分随和。

两人又说了几句,叶府前来接人的轿子落了地。

叶明玉临上轿前又补了一句,“这个月的书什么刻印完?我派人来取。”

“快了,估计这两天就能印好。”

怀德手里有了一批固定的书客,都是出身于簪缨之家的富贵公子和小姐们,叶明玉也是其中一位。怀德和她们说定了,每月会上市一批新的刻书,优先供与她们览阅。

见到叶明玉要走,怀德状似无意的补问了一句,“明玉小姐,金陵城里有那么多书商,小姐为何偏偏定了我来供书?”

叶明玉直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