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解暑气 瓜分日光(1 / 3)

自流亭果然建在兰台。此处有活泉引入,本就摆着个曲水流觞。如今扩宽些水面,在湍急处设了取水的轮车,水推轮动,盛水的竹筒抬到高处便将水跌出,正浇在底下的亭瓦上,不消人拾掇,自带走几分暑气。

远远看去,日光下水帘撞得如水精琉璃一般,端的赏心悦目。映背后重重宫墙,层层蔷靡,别有闲院意味。

此时设宴尚早,兰台处只有些宫人绿衫裙奔忙的身影。苏陆二人欲先随王女官去紫宸殿觐见,不想王女官只道陛下有言,不必拘礼,那陛下正为黄昏夜间好松快一场,加紧将手头奏折处置,只请他们自去闲憩,不多时便来寻他们。

“怠慢之处还望莫怪。”王女官笑道。

“岂敢,岂敢,微臣惶恐。”苏云卿忙下车揖过。

二人便辞谢了车架,王女官自去办事,留下一个小宫女相使。只是陆美既落了地,便这也眺望,那也赞叹一番。

他看到前面近内宫门处一排矮院,红墙闭门,紫藤攀檐,垂落横楣,不由甚是骄傲地提起:“我们陛下是位奇人,女人做皇帝,厉害啊!”

苏云卿看宫人隔得尚远,才无可无不可应他一声:“惊险的都在前面。”

如今已是景泰十二年,惊心动魄的故事,自然更在改元左近,这是时光里,遥远不必再及的从前。

而面前那排矮院,默默储纳过多少惊险刺激的权势争夺戏码,这又是空间上,似乎触手可达的“前面”了。

这排院子显然与宫廷不是一体建造,是后来新搭建的,用材制式,并非供宫人用,也非供这宫廷里的主人们用。它们精巧细致,色艳若融,奇石错落,燕穿绿荫,似乎费过一些心思,但若说宜居宽敞又论不上,院墙矮小,屋檐也低,任哪家豪族都能造得比它气派些。

它更像是一件精心准备到一半,又仓促完工的礼物。

见过这蜂羡窗隔、画栋雕梁的新颖别致,便无法苛责主人不够用心热忱,但又无法否认,这份热忱仅此而已。

这一排,是陛下伴读们的住所。

陆夫人第一次带他们来的时候,路过此处,曾感叹过:“京中成才的儿郎都在这里了。”

那些权臣之子,耆老之后,无有遗漏。

彼时陆美刚同苏云卿一起,从外祖家搬回京城,将将十岁,牵衣同行,坦然反驳道:“也不是,我和哥哥就没住在这。”

“真是傻子。”陆夫人笑摸他头。

第一次来的时候,陆夫人同他们说故事,说女帝称帝记。

光阴乱点,伴读、宗室,不过是故事里,一些只要跳出窠臼,便阳谋可得的助力。

先帝无子,公主以招嗣之意举学,那些宗亲以为能混个皇子生父当,纷纷支持。没想到公主把宗亲最优质子弟养在宫中,同玩同学,倒一个个收服得体体贴贴,如今成了她最大的保皇党。

前任宰相在位时,如今的陛下还是公主,百官背后,她曾说:

“他们一个个宰辅尚书,职秩一品,我刚出生尚无品位时,他们却以我为首,为何如此。其一,我是皇家人,其二,他们认为女子终究不能掌权,而可从中得利。”

她看透了这血缘政治,反手利用这血缘政治。

翻覆之间,不过如此。

登基后,她以一样的手段收拢臣民之子入宫为伴读。这是阳谋。

即使人人看透,即使还是同样招式。

群臣不论舍得儿子,还是舍不得儿子,都将最优秀的儿郎送入宫中。

朱颜粉面,一时又几多良人入彀。

从前宗亲以为有机会承嗣,如今群臣以为有机会结亲,如能得了陛下青眼,阖府荣耀,即便没有野心送子入宫的,也怕政敌一系出个古往今来头一份的贵人皇夫。

谁能想这些伴读一个都入不了陛下眼呢。

十二年过去了,陛下空置后宫贵位,更不立储,一心扑在立业上。这些公子郎君或有与陛下走得近的,也不过是一个优秀的人质与得用的属下罢了。

故事听到此处,陆美曾替陛下担忧。陛下久不立储,朝臣与宗亲若有谏言怎么办。

陆夫人道,朝臣之子都在宫中呢,朝臣还谏言什么。

至于宗亲……

“宗亲怎么会反对,宗亲应该巴不得。”嫡系无后,宗室旁支更有了机会。

“你看史书上,确实没有宗亲盯着皇帝让多生几个的。”

后来,外朝边上设了个学堂,幼年宗室子弟被带入宫读书。

宗室们:……

又来?

然而在“我儿有望成为皇储”与“我不信,但我还是试试”之间,人人各有打算。阳谋的妙处便是,即便他们知道问题所在,也无法同心同德。

因为无法同心同德,历代争位,牺牲颇大。

这皇室费男丁,和民间同也不同。民间劳力多损,而皇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