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还是郎中(1 / 2)

杏林长安 猪头猫 1298 字 8个月前

“最后啊,一人悬壶济世,层林尽染,樵山永留...”姜南声音渐小,看着孩童呼吸均匀,约莫已经入眠,轻声提脚带上门出来。

“阿婆,之前说了不用等我,别饿坏了您。”姜南净手,来到院中食案边坐下。

“你阿耶阿娘都不在,家里没人自个儿吃饭也怪没意思的。”林太夫人笑道。

姜南眉眼微弯,语气柔和道:“那我给阿婆盛碗羊肉汤饼,儿陪着您吃先吃汤饼再喝酪浆。”

吃饭只有祖孙俩,故围聚在一张食案旁,并不分食。

林太夫人从袖口掏出一个香包:“立夏了,这香包你戴上”

“已经立夏了吗?”姜南将羊肉汤饼端到林太夫人跟前,拿起香包细嗅。

“艾叶、藿香、佩兰、白芷,醒神开窍还能祛邪解毒,样子也好看,真是好用途好样貌,多谢阿婆。”

“就知道你已然忘记时间。明日咱们再蒸些红枣糕,给四邻送些去。”

“那要多多放蔗浆与蜂蜜,阿婆喜甜口儿。”林太夫人年纪大了,口味迟钝对甜味敏感度有所降低,阿婆那份花糕姜南加了双倍糖,幸而这花糕也不是经常吃。

吃到一半,林太夫人开始每日必修的药理知识研习。

“九郎之症,何解?”九郎便是屋里昏昏睡下的孩童。

姜南如同遇到古板导师,时不时有一番灵魂拷问,还是位细致严谨的导师。

“风寒感冒解表,紫苏或者淡豆豉加葱白发汗即可。”

“若不治,又当何为?”

姜南思索片刻:“取桂枝,芍药,用甘草调和,加生姜大枣,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渣滓,服一升,须臾以热粥相佐,以助药力。”

“禁几何尔?”

“禁生冷,粘连,肉面,酒等。不汗更服,乃至二、三剂。”姜南被问的掌心冒汗,见到祖母眉眼含笑,松了口气。

林太夫人自以为不动声色眉眼微弯:“这羊肉汤鲜浓奶白,飘着嫩葱末滋味好的很,三娘近来厨艺和医术都颇有精益。”

“那三娘以后不当郎中,当个厨子想来也能糊口过活。”姜南自顾打趣着,林太夫人隔空点了点她脑门。

吃完汤饼额头冒出丝丝缕缕的汗来,又饮了清甜酪浆。陪着祖母说好一会话,直到暮鼓声绝姜南才退出来。

林太夫人看着姜南消失的身影,摇头感叹:“只可惜是个女郎。”

姜南本在宿舍看书,因本就烂熟于心,只当怀着考试前抱佛脚的心,抱一下万一就碰上了呢。也没考虑刚值了两个大夜班,没看几分钟便趴在书桌上昏昏睡去。

人时常在睡梦中有从悬崖、天台或者楼梯,脚踩空后惊醒,而姜南却是浑身疼痛在悬崖下苏醒。浑噩间头脑酸胀一股子记忆涌入,又呆坐良久,回神时云掩上弦月,已经过了闭坊时间。

将散落一地的药草拾到背篓,跛着脚沿着记忆中的路往回走。边走边想那些梦中坠楼、坠崖没醒来的,是不是都会穿越进莫名时空中。

倒也不算莫名时空,盛世大唐,繁华长安。原主住在晋昌坊,位于长安东南,记忆里与繁华倒是有些距离。

虽坊门已闭,但坊间围墙一米来高,努力一跃还是有机会翻过去。且家中还有年近花甲的祖母,不等到原主回去定然忧心难安。

“何人深夜在此?”眼前一戴幞头,身着窄袖袍,腰系革带,足蹬黑靴年轻男子喝道。

姜南整理思绪,也料想到会遇到坊丁或巡逻差役,已经想好怎么面对。搜索记忆里长安口音低声答:“儿白日采药跌倒,故回来的晚了,还望郎君网开一面。”身子斜过去,露出脏污的半个胳膊腿。

面对官差衙役,只能如实作答。撒一个谎便要另一个谎去圆,况且眼下脑子昏沉,实在没有心思去想去编。

“家住何许?可带了公验。”差役扫了姜南一眼问道。

“儿住在前面几百步晋昌坊内,郎君若有疑虑可查看里正手实,绝无欺瞒。”手实是里正负责将居民所报户内人口、年龄及拥有的土地状况登记造册,相当于后世的户口簿。

那位差役深深打量姜南,伸长胳膊覆手一托,将背篓从姜南背上取下,仔细翻查。

“以后在外当心些。”男子缓声道,将背篓还给姜南,脚步还跟着姜南移动。

姜南笑着对差役道:“郎君留步,便是前方不远的善和堂,儿自回去即可,告辞。”

男人神情严肃点头,看着眼前女郎身影没入夜色。

其实姜南有些意外,也做好准备大大的周旋一番。最坏状况便是扭送进刑狱,通知家人仔细审查之后才能放回。只要不闻声逃走,肯定不会被当即射杀。

阿婆在门口提灯张望,见姜南身影立马迎上去。“折冲都尉率兵四处搜寻,阵仗吓人的紧,幸而三娘回来了。若是有个三长两短,也无颜面去见——唉...”长长叹了口气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