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清情感事(1 / 2)

杏林长安 猪头猫 1567 字 7个月前

后来有一日,林太夫人问姜南庄宅的主家郎君是个怎么样的人?

姜南思索良久,回答:“刻板的好人。”

庄氏系属名门,庄氏祖父那辈是太祖幕僚,是天下读书人之先,为官堪称清流领袖。如今后人虽不及先祖显盛,也算是富贵俱全的,看庄太夫人寝房内一应物件也能知晓。

庄太夫人嫁的虽是庄氏旁支,但庄长史第三子早夭,只留下庄晏安一个儿子,很得主君与太夫人看重。

庄晏安从小被庄父耳提面命,课业更是严厉,是个妥妥的严父。那日庄晏安几次动唇想提出劝阻,却又缩了回去。待庄父发落了,庄晏安更是羞惭不已,面红耳赤,话也说不出来。

善和堂日常又归于平静了。

其实一个市井医馆,真正开方子的中药饮片,利润是很低的。越是只看诊不卖药的医馆,越是没有油水。这又不像后世有些检查仪器的,随便查个血,验个ct都要好几百块钱。

中医就是望闻问切,这些个能算作成本?反正大家素来都把知识成本当做是最不值钱的。若是全靠药上来赚钱,那就成了一天到晚忽悠病人,卖各种很贵还没什么效果的药了。

像有些坊间小医馆诊所,连看诊费都不收的。所以他们就要在别的地方赚你的钱了,医馆至少得活着啊!

善和堂是绝不可能在用药上坑骗病人的,单靠看诊开方,不仅累,而且收入也不会高,只能说稍有盈余,勉强运营,所以各个地方都要拓展一下。

姜南笑了笑:“得嘞,等过些日子,儿身子好些,咱们也可以开始熬制膏方了。”

膏方也是医馆盈利很大的一块利润。

长安城各大病坊,都是有膏方卖的,这块的利润很大。为什么呢,一个是因为膏方的确是有滋补作用,还有便是这个比中药饮片方便啊,直接弄一点出来泡泡水就能喝了。

而且还能当送礼所用,一扯上送礼这玩意儿就值钱了。

所以说来说去,真就是中药饮片的利润最低了。

姜南裹着外衣,把枕头隐囊塞在身后,桃花拎着食盒进来,端出一钵煮得黏稠稠的米粥,上面略放一点糖渍牡丹卤。

桃花盛了一碗粥递给姜南,姜南尝了一口,味道还不错,任小娘子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小娘子生着病,让周欣或者太夫人给你看看吧。”

“你不就是郎中,你给我看看。”姜南伸出胳膊撸起袖子,拍拍床沿让桃花切脉。

桃花停住盛粥的手,看自家小娘子,“儿从来没有给人诊过......”

桃花也看了不少医书,在善和堂里也听过看过,却一直没有给人诊治过。不过是普通的着凉感冒,平时病人不好给她试手,这会姜南一病正好。

桃花对姜南的诊治十分上心,过不多久便为姜南熬煮了一大海碗药草茶。姜南当着桃花的面,咕嘟咕嘟一口气喝干汤药,然后把空碗底亮给桃花检验。

桃花微笑颔首,收了碗自去后院洗了。

姜南只喝了一剂便觉得大好,不过她觉得桃花对汤药味道把控还是欠缺了些,便不再喝了,又不好意思驳了桃花的好意,只偷偷倒掉了事。

翌日,桃花端了药草茶放在姜南屋里的桌案上,不一会厅堂有人来,便又跑过去招呼。没成想姜南正好倒完了汤药回来,迎面撞上回来查看的桃花,

桃花随口问道;“适才送来的汤药,小娘子可服下了?”

姜南一脸正色,“刚喝完。”又将流着药汁子的碗口朝自己身体方向转了转。

桃花顺着姜南手里的动作看去,那白瓷碗盏上还留着几道熟悉的青色药汁。姜南干笑几声,闪躲着不看桃花,“这杯盏太难洗,进来拿一下布巾子......”

在桃花的细心看顾下,姜南的病终于完全好了。

寒风渐起,气温回落,姜南就开始琢磨起膏方的事儿来。

秦伯未在《膏方大全》中指出:“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俗称膏滋药。”

说白了膏方就是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后,加蔗浆、蜂蜜或者阿胶等辅料收稠,制成比较稠厚的膏状物,其外形凝而不固,口感滑腴,一料好膏方当‘色黑如漆,光亮如镜’。

数十味中药一同熬制,又能较为全面地调养身体。药力持久,药性和缓,相比一般汤剂只需服用少量即可达到治疗效果,药效持续时间长,便于消化吸收,特别是慢性病的长期调理有很大帮助。

所以膏方很贵,说是中药刺客也不为过。但是因其治疗湿气重、肝火旺、睡眠差效果显著,还是有很多人购买的。

庄晏安亲自登门,在门口‘善和堂六不治’的木牌旁边停住脚步,这首条‘骄恣不论于理者不治’,应该就是针对庄宅这样的病患了。

确实太过傲慢无礼、刁钻蛮横者,对医者也是一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