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清情感事(2 / 2)

杏林长安 猪头猫 1567 字 7个月前

......

庄晏安在桌案前坐下,姜南端来姜枣茶引子,坐在他对面。

庄晏安看姜南一眼,转而盯着桌面上的木纹。又道庄太夫人已经可以下床行走了,上次在庄宅,对姜南多有冒犯。拿出一个木盒子,推到姜南面前,说是太夫人的一点心意。

姜南以为是诊金,好赖也上门出诊了,不仅诊金没拿到,还被冤下了牢狱。拿起木盒打开看了眼,竟是一个沉甸甸的赤金如意锁,中心还镶嵌着一块红色玛瑙。

看着木盒里的精致玩意儿,姜南一个头两个大,如此贵重倒叫姜南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姜南笑道:“儿实在不好收这样的厚礼,还请郎君带回去上复太夫人。”

庄晏安抿了一口茶,“那日府上慢待了小娘子,让小娘子受了很大委屈,一点薄礼,求小娘子莫要推辞了才好。家祖母还说待病痊愈,再来亲自拜谢小娘子。”

呵,当时可没有这样会说话。这是这赤金如意锁不是普通金银钱财,姜南合上木盒子,只干笑一下,又推到庄晏安面前。

人家也是好心来答谢,总不能太驳了人家的面儿。至于太夫人亲自登门,想来是为着也不只是为了答谢姜南治病的恩情,难道......这哥们不光是暗恋?还准备付诸行动?看着吞吞吐吐的语气,都快将这情谊宣之于口了,可得赶快打住了才好。

见姜南略沉吟,庄晏安笑道:“家父平日里是极忠厚通达的,只是那日见祖母......实乃关心则乱,才有了错误的决策,舍妹小娘子也知道,也是个随和的……”

姜南越听越不对劲,这已经开始自报个人情况了吧,庄晏安一介士族子弟,自己一个市井升斗小民,到底是不相配的。千红一窟,万艳同悲,多少美好的女子被埋没在吃人的礼教之中。

神色变了变,当下似笑非笑道:“郎君有所不知,儿也有两位兄长。阿兄本是应了募兵,现下一去没了音讯,朝廷连阵亡讣告也不曾发来......若是阿兄具在,也不会使我与祖母落得这般,任人欺凌吧。”

庄晏安猛地抬头,募兵阵亡军士,没有讣告通知……若非逃匿流亡成为浮逃人口,便是战时被擒为俘虏。姜家兄长这情形......

知道庄晏安听懂了自己的意思,那便再来一记棒槌,敲碎不该有的情谊。“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①乡为身死而不受,若是郎君真想酬谢,那便按照善和堂的规矩,给五十钱作为出诊费吧。儿本就是经营医馆的,如今这日子质朴闲适,儿很满意。”姜南温声回道。

女子生于世间,哪是非嫁人不可呢?博古通今一一数来,多少女子创下辉煌。

吕后风姿完全可以入写帝王本纪,卓君可以当垆卖酒,卫子夫可以一家霸天下,公孙大娘可以舞剑动四方,武则天可以日月当空,刘娥可以女主大宋。

在那样挺直的年代,有才能且有心气的女孩有的是机会可以活的很精彩的。

沉默了一会儿,庄晏安站起来对姜南叉手一揖,“是某唐突了。”

姜南也站起来,正正经经地回了个福礼。

庄晏安舔舔嘴唇,想说什么,终究没说,低着头走出去。

没想到在善和堂门口,遇到了折冲都尉府的崔都尉,这也是来看病的?虽不是同属上司,但人家品级也高于自己,庄晏安对崔翊行礼。

崔翊点点头,走进店里。

“崔都尉好久不见,这一向可好?”

崔翊颔首,“一切安好。”

看着姜南书案上扣着书册,想到方才姜南说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话,又看了一眼书名——《孟子》。

姜南将书册收好放在一边,又想起林黛玉进贾府那段,含蓄笑答:“不过认得几个字,不做那睁眼瞎罢了。”

崔翊挑了挑眉,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