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枇杷语(1 / 2)

杏林长安 猪头猫 1742 字 7个月前

崔翊披着宝蓝色羽绉面覆盖着一圈雪白毛氅衣,领口毛处沾了雪,立在门口处,古雕刻画的眉眼,应该不逊色于城北徐公的风姿了吧1。清逸如竹,玉样容貌,长安城里十个女孩中怕是有九个抵挡不住。

寒风似刀,呵出一口气都是白的。桃花把暖炉从诊室拿到厅堂里,暖炉发出轻微的哔啵炭火燃烧声。

“天气冷,郎君烤一烤火吧。”

“好”

“久不见崔郎君,上次身陷牢狱,听苏小娘子说也得郎君出了不少力。儿不便上门叨扰,想着他日相见,必定是得好好答谢的。”

庄晏安隐隐听见姜小娘子向崔翊说好好答谢的话,这崔都尉官高爵显,是比自己与姜氏有着更大的门第落差。一定自己定是想多了,姜小娘子与崔都尉......不可能。

庄晏安猜想,崔都尉估计是被王府尹折腾到偏头疼,才来这看诊来的。

皇室冬猎,皇帝带着皇室各位大王往终南山林里猎鹰、猎犬,冬季围猎除了皇室成员,许多贵族和官员也会参加。皇帝出京,折冲府卫队担任护卫帝王、长安城警备任务,与京畿重地防卫的京兆尹更是往来密切。

冬季,本就是是狩猎的最佳季节。太祖骨子里又流淌着草原游牧民族的血液,比起农耕民族的鸡犬桑麻,游牧民族的习性,是对狩猎自然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就像鹰捕兔,豹吃鹿一样自然。

其实,冬狩的优越之处还在于,此时农忙早过,四处已是冰天雪地,野兽出没容留下明显的足印。又常有习武练骑射者,使随军能锤炼体能。最重要的是,冬季不是动物的繁育期,捕杀野兽既不会影响动物繁衍,又能犒劳众臣及随军将士。

庄晏安最是了解这位顶头上司,这位王府尹平日最是细致讲究的人,便是沿途设置多少兵力防护,怎么站位也要‘再商讨研究一番’,然后便是“圣上说......秦相说......苏相说......”真是让人头疼欲裂。

今日上午庄晏安去找王府尹商讨沿途路障警示,王府尹正在府衙内高谈阔论,完全不顾这位都尉眉头紧蹙的样子。见自己去王府尹才稍稍与崔都尉歇了片刻,他见到这位崔都尉暗暗松了口气。

倒是不禁对这位都尉动恻隐之心,自己若是一天到晚被王府尹拉着,没有速效救心丸之类的怕是看不到明日的太阳。

姜南有些无奈,方才拒绝了钦慕者的话,不知这位郎君可听见了。其实他听到也无妨,这崔都尉看着也不是一个多嘴的。只是毕竟是家丑传出去,恐连累了自己与祖母。对这个时代的人和事,始终有很大的顾忌,似一只警觉的小猫,时刻提防着周遭可能出现的威胁。

她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她有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怯弱畏缩。

至于怎么答谢这位都尉,想着后世答谢免不了就是请对方吃一顿罢了,如今嘛自己这手艺还是就算了。

还好姜南对于茶饮子,蜜饯果子方面颇有造诣,上次骊山复诊,姜南摘了好些枇杷回来,枇杷不能久放,一部分做成竹盐枇杷干,一部分蜜渍封存。

枇杷是盛于五六月春夏之交,冬天吃枇杷,莫如是岭南一带才有。姜南摘了几串新鲜的枇杷果去核洗净,蜜渍了一些封在罐子里。糖渍了的等上一夜,翌日滚水煮开,等开后晾凉就裹了竹盐拿到外面晒,竹盐是做改良牙膏剩下的,将日晒盐装入三年生的楠竹中,经高温煅烧后提炼出来的。

晒枇杷用的竹筛上析出很多糖水,很黏。这样的天气足足晒了小半个月,还是半干的状态,半干也很好吃,口感有韧性,很耐嚼。姜南泡过枇杷水,煮了枇杷粥,甚至还和了馅蒸了花糕吃,但吃来吃去,姜南竟然觉得还是简单粗暴地干吃才最好吃。

“郎君请吃些竹盐枇杷干。”姜南笑道。

看到一碟枇杷干,崔翊想起那日在骊山摘枇杷。姜南一派和顺如斯,樱口轻笑看着树上金色的果子挪不开步子。即便有蜜蜂儿顺着枝头围着她嗡嗡叫着飞来,若是世家贵女免不了惊叫失色,挥舞着帕子缩作一团。姜南先是颇兴味的看了看,镇定的立在一旁,也没有想着躲避,颇有些与众不同。

崔翊捻起一颗枇杷干,枇杷透亮金灿灿的,里面有透出丝丝赤色,因为其形似杏子,与杏干也像,只不过杏干是软的。

吃完了,崔翊微笑赞道:“香甜得很。”

姜南又道,“崔都尉尝尝这枇杷秋梨膏,都尉恐不知道这枇杷秋梨膏乃是枇杷叶和枇杷花熬制的吧。”只是不知道这树叶子熬制的,崔都尉吃不吃的惯。

枇杷虽是春夏之交的产物,琵琶花却是这个季节就有的,只不过带着股中药味,姜南加了秋月梨,中和了这股子中药味。

崔翊拿起汤匙,抬眼对上姜南有些促狭的目光,别开眼去,若无其事的尝了一口枇杷秋梨膏,吃完点头道:“也甚好。”

崔都尉刚进医馆时脸色颇有些难以捉摸,吃了些蜜饯,喝了一盏茶后,面容倒是温煦下来,男子心思也和女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