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 / 3)

长安如槿 林林喵 1911 字 7个月前

说了一句,显然对蒋氏也是十分地看不上。

“看你这话说得,你家不也出了个娘娘?”

王老夫人沉默半晌,叹了口气:“当年我家的情况你也知道,但凡有第二条路——”

“都过去了,娘娘如今深得太后喜爱,也有六皇子傍身。”

“娘娘也不容易,我们多年不敢往来,只盼他们平安就好。”王老夫人想了一下:“宁儿的事,恐怕还要托你留心着,方才张家那孩子的话,总觉得有些奇怪。”

沈老夫人拍拍她的手:“你也别急,先让宁儿自己看起来,外头若是有什么事,我会让成章留心的。”

林槿安同季晏一起拖着季景回到花园,找了一圈没见到张伯定,问了人才知道他陪着祖母已经回家去了。

“这下可什么都问不到了……”

林槿安对于张伯定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还是蛮好奇的。

先不论其它,张伯定的性子她是了解的,并不是那种不着调的人。但听今天那番谈话,他同真正的赵家小姐其实并没有见过面,那么到底是张伯定认错了人,还是有人假用赵家小姐的名头在外招摇撞骗呢?假如是后者,这么大费周章地骗张伯定,目的又是什么?

季景也觉得这事有蹊跷,决定同季晏去拜见广平侯府老夫人,指不定能问出点什么关联来。

他们两人离开后,林槿安就坐在花园角落的石凳上,双手托腮看着远处水榭上戏台班子咿呀唱戏,看着众多少年们人来人往。坐了没一会儿,便听到有人在叫她:“沈安?”

回头看,秀气俊逸的少年一身深蓝衣衫逆光而站,便是在这公子少爷众多的花园中,也是极为出色的存在。

林槿安笑弯了眼:“江夏。”

“我刚才就找过一圈,还以为你不来。”

“接到帖子,就过来了。”

江夏找了个她旁边的位置坐下,垂眸:“本不想过来,但家里长辈说,我初到京城,不认识什么人,应该出来多历练……我想着,或许能碰到你,就过来看看。”

“我记得你在乙班?今日没看到同窗吗?”

“有几个,但我同他们都不熟——”江夏温和笑了一下,眼神却有些落寞。

林槿安大致明白他话中未尽之意。

宗学里甲班和乙班的学生大都是各家各府的嫡系,甚至不乏皇室宗族中子弟,日后都会凭借祖荫谋得一官半职,而丙班的学生大都是各府旁支,走的多是躺平的路子,极少数才会走科举,也不知道江夏怎么会被分到乙班去——不过就像季景和季晏在丙班一样。只能说,有时候宗学的分班也很随性。

“没事,我也同我们班上的大部分人不熟。”林槿安从袖子里摸出刚才藏起来的花生,抓了一小把递给他:“但我们熟啊。”这可是能被她魔音摧残还陪着她练琴的小伙伴,是连她兄长都做不到的呢。

江夏看她笑容灿烂,眉眼弯弯,便也笑了起来,接过花生,轻声道:“对,我们熟。”

“明天开学,你还去张先生那儿练琴吗?”

“去呀。”

“那我去找你。”江夏想了想,又道:“我正好去找先生拿琴。上次拿去修的琴,先生说少了材料,休沐前正好寻到了,明天应该可以修好给我。”

“恭喜。”林槿安笑着又递给他一把花生:“那张琴,我记得……”

“我娘亲的。”江夏轻声道:“她惦念很久了,明日终于能拿给她了。”

林槿安听过江夏抚琴,在张先生那儿练琴的时候,有时候她弹累了,江夏就会主动抚琴一首——即使她不通音律,也能听得懂他的琴音,清雅温和,就仿佛见到了父兄坐她面前弹琴一般。

两人又坐了一会儿,钱嬷嬷让丫鬟带话,说沈老夫人要回去了。

林槿安自然也要跟着回去,临走时,她笑盈盈地同江夏道:“明日见。”

“明日见。”

回到侯府,沈老夫人似是累极,一路上都在闭眼休息,话也不多说一句。

林槿安自然乖乖地不去打扰她,将老夫人搀扶到小佛堂后就回了自己家中,连晚饭都没去吃。幸亏钱嬷嬷还记得对门有这么一个五谷不分的小家伙在,给她送了些吃食过来,林槿安就在家中随便对付了几口。

那天晚上,她难得地做了一个梦。

梦中,她回到了赣州城。

是一个温暖的午后,金色阳光洒下来,她陪着娘亲在后院收拾家中的藏书。

爹爹酷爱读书,家中书房经常书满为患,娘亲总笑爹爹,说应该将家中祖宅的书房也搬来用才好。

可笑归笑,每逢六月、七月,娘亲总会带着她在院中晒书。

每次晒书,娘亲会同她说一些当年外祖父带着门下弟子们一起念书做文章的趣事,里面大都有爹爹在——爹爹从小父母双亡,托庇于外祖父门下,外祖父便将他当自家儿子养大,后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