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读(2 / 2)

前世姜晏插手朝政后,被冠上了“祸国干政”的名号,那时仅有秦灼愿意陪着她,在她落寂时,为她上下奔波。

上辈子她瞎了眼心甘情愿扶持姜景恪称帝,没想到亲兄长是个乱人伦的白眼狼,过河拆桥不说,还任由那些史官对她口诛笔伐。

最让姜晏伤怀的莫过于温皇后的猜忌,毕竟在长安城生活的日子里,母亲待她极好,处处照顾,生怕她受一点儿委屈,可当卷入姜景恪时,这份好就削弱了七八分,最后只剩下堪堪维持的母女情分。

其实姜晏明白,对于温皇后来说,儿子是能继承大统的人选,是能让温家继续光耀的根本,两相比较,一个半路回宫的公主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公主安分,便锦衣玉食养着,若是不安分,便早早打发出去,和亲也好,下嫁也罢,只要将公主的夫婿安排妥当,就全了多年的母女情分。

可安不安分,由得了姜晏做主吗?

姜景恪继承皇位后,是天下之主,是万民朝拜的帝王,帝王怎么会有过错呢,就算有,也只能是旁人勾引惑主,种种罪名加身,姜晏百口莫辩。

直到她自愿前往北漠和亲,这场争斗总算消停了。

经过前世的闹剧,姜晏痛定思痛,势必要把权势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就算这辈子依旧逃不过命运的安排,也不至于孤立无援,最后被毒害在北漠。

“卢氏医馆可有线索了?”

公主吩咐的事情,蕊珠都放在心上,说道:“有的,根据公主的描述,奴婢出宫后仔细寻探,终于在蓬莱巷子找到了卢氏医馆,这家人养育了两女一男,其中一个女孩儿的名字正是叫卢施。”

姜晏点点头,她需要寻个机会出宫去拜访卢氏医馆。

机会很快就来了,宏安帝要为朝宁公主选伴读,姜晏借口说自己初到长安城,与各家的女孩儿不相熟。

“女儿在扬州城住了几年,扬州城富庶,逢年过节之际满城都会挂上红灯笼,还有各地来的商贩,百姓们忙着采买年货,热闹非凡,”姜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娓娓道来,“女儿听说长安城的世族时常举办宴会,若是女儿能前去,定能结交好友。”

宫中有许多宴会,只不过规矩繁多,女郎们都守着规矩,不敢放肆结交。

宏安帝闻言点头,他这个女儿是在民间长大,若是一味拘束她,恐怕只会让女儿觉得长安城无趣。

“父皇 ,好不好嘛?”姜宴见宏安帝不开口,凑上前去撒娇,“女儿在民间就听闻爹爹的丰功伟绩,爹爹英明神武,一定会同意让女儿出宫去吧!”

“你呀,”宏安帝疼爱女儿,当得知女儿寻到踪迹时,他一夜未眠,即欢喜又忧虑,怕女儿在民间受了委屈,于是想尽法子来补偿这些年的分离之苦,“这样小的要求,爹爹当然会满足咱们晏儿了。”

“只不过出宫时要带上宫婢侍卫,莫要让爹爹担忧。”

“女儿知晓。”姜晏高兴,脸上的笑容都真切两分。

有了陛下特许,温皇后以及内宫众人也不好多言,其实温皇后心里是不赞同女儿出宫的,公主是金枝玉叶,要是被外头的人冲撞了,该如何是好?

但看到姜晏脸上的笑,温皇后说不出苛责的话。

长安城地势靠北,冬日天寒,饶是如此街上来往行人颇多,沿路还有大小商铺,门前站着伙计吆喝,小商贩们挑着担子沿街叫卖,展示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姜晏挑开车帘,观望街上的店面,路过福缘酥阁,她记得这家店的翡翠莲花糕味道清香,可惜今日她心里惦记着医馆,无心吃食。

马车在蓬莱巷子停下,一眼望过去,属卢氏医馆的招牌最亮眼。

医馆的店面并不大,靠近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草药味儿,只有一个几岁小女孩儿坐在门槛打瞌睡,麻布衣裳上还有几个补丁。

“有人吗?”蕊珠朝里面大喊一声。

一妇人从里间跑出来,手上还沾着草药汁水,她赶忙应下:“有的,有的。小娘子请坐。”

姜晏摘下帷帽,她今日发髻简单,簪了两只素钗,一袭杏黄色裙衫衬得人气色上佳。

妇人不敢怠慢,她问道:“小娘子是哪里不适?我家相公正在外出诊,小娘子若是不急,可小坐一会儿。”

“卢大夫不在,不如请卢大娘子来看诊,”姜晏微微一笑,“我家侍女不久前来捡了几副草药,正是卢大娘子开的方子,吃了之后多年的腿疾竟大好了,因而今日特来拜访。”

妇人一听是要见卢施,朝着里间唤了一句:“大姐儿,有贵客要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