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丁原的邀请(1 / 2)

中陵城十万人开动,效率很快。

凿石伐木,整修城墙,修盖民房,制作棺木,里里外外忙的热火朝天。

白兔带人去周围山中搜寻铁矿,一去无踪影。

张辽带人在城外修建军营,十几万战马也不能关在城内。

再者,中陵城并不大,训练也没场地,必须新建。

张汛带人去寻常合适的地点,开凿墓穴,埋葬几万人的地方,不能含糊。

彭脱,左髯丈八等渠帅的尸骨则埋在了城中。

复活他们需要尸骨,武魂也需要,如果没有武魂,复活后和普通人差不多,实力会大受影响。

如果有了材料,他们这些渠帅肯定是优先复活,埋城外反而不合适。

万一出点问题,兜不住,以后都没脸见波才,管承他们了。

眼下,需要处理的事情还很多。

张宁完全成了植物人,气息微弱,一时半会还不知道如何将她唤醒。

有可能是伤的太重,需要神丹妙药。

也有可能是需要什么特殊道具,反正谁也说不来。

中陵城的管理也是个大问题。

韩星河坐在城头暗自伤神:“你说怎么能让毛阶主动拉点朋友来帮忙,最好是顶级谋士!”

刘誉撇嘴道:“你在想屁吃,还主动?已经掉进了火坑,难不成他还拉几个垫背的?”

“擦,这谁说的准,万一他真觉得跟着我有前途呢!”

“那就加大他工作量,有一天他压力太大,说不准还真会找人分担一下!”

韩星河默默地伸出大拇指,想不到刘誉看着一本正经,想的点子一个比一个牛笔。

云中子这个身份,好歹是个县令,名正言顺。

整几个儒家学子投靠,也不算丢人。

目前,韩星河还没与毛阶说过这事,还不清楚他想法。

他的人脉关系,暂时也没摸清,还不知道如何开口。

眼下中陵城,武将不缺,就是缺谋士,缺文人。

十万人呆在一座小城里,光靠毛阶一个人管理,有点难。

经济还好,不管怎么弄,钱最后都在自己手上。

平民百姓拿着钱无非是换取些特殊服务。

东西都是自己的,只是增加了价值,就不一样。

安排人开店,算是国营企业,百姓,士兵购买东西,就让物品有了价值。

同样,会给他们一种感觉,钱...有点用。

否则,每个月发工资,没地方花,还不如一张大饼来的实在。

治安也不是问题,武将多,士兵多,强制管教。

最难的反而是文化建设,俗称洗脑。

这事影响民心,间接影响士兵忠诚度。

刀枪棍棒不一定可怕,但是流言蜚语最难防。

云中子身份特殊,城中多数人都知道和黄巾军有关。

万一有人泄露出去,这事贼恐怖。

目前的战功,直接清空,官职作废,韩星河的努力全白费了。

必须将中陵城打造成铁板一块。

最好是宁死都不叛变,也不会乱说话的那种。

这事还只能文化人干,大老粗干不了,嘴巴笨。

韩星河只是懂这道理,实操的话...也干不来。

给别人洗脑,需要很强的口才,控场,情绪调动,还需要拖...炒作气氛。

现在除了给别人钱,让他们吃饱外,该说什么有时候也想不到。

毕竟谁也不是天生就是演说家。

平时觉得自己很有钱,也赚了很多钱,足够一个人挥霍好几辈子。

然而,看一下账本,穷的要死。

养活十万人,太恐怖了,吃喝拉撒,都得考虑。

不能啥也赏钱,关键得让人家领情,感恩。

很多人都是这样,钱花了,落不下个好,有的甚至还得背个骂名。

文人的作用就在稳定民心,给领导树立正面形象,给百姓植入感恩,报恩的概念。

这事说起来有些刻意,但这就是管理,也是现实。

现代管理理念,应该适用于古代人,却不一定可行,毕竟文化认知有差异,只能慢慢摸索。

耕种的事,还得指望丁原。

也只有他能想办法搞到种子。

韩星河亲自去了趟西河郡。

刘誉为了见吕布,也一并跟来。

然而,吕布并不在城内,他算是跑空了。

丁原这老头,有点捉摸不透,感觉他性格很古怪。

上次说的支援,给他一万匹战马。

韩星河直接给了一万四千。

够大方了,偏偏从他脸上看不到一点欣慰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