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归来仍是少年(1 / 2)

辰宇揽月 有芽 1051 字 4个月前

尚揽月嘴张了又张,半晌,没能说出一句话。

顺着高辰宇的目光,她看向坐在树上的刘起,那个看上去狠戾乖张、吊儿郎当,却心系故乡之人。究竟哪一面,才是他真实的一面呢?

“……见他第一面,我就觉得他眼熟……”高辰宇目光深沉道,“……后来想起来,我应是在通缉令上,见过他的画像……”

“……或许是觉得再也不会回到丰县,或许是觉得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又或者是舍不得这最后一点点联系,他没有改名……”

方才那妇人说的话还萦绕在耳畔,若不是走投无路,谁又愿意背井离乡?

二人沉默了一会儿,他们都需要一点时间,消化一下刚才的故事。

“走吧!”尚揽月瞬地立起,“纵使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她的眼中充满神采,她相信,刘起此次与他们前来,定会守护好他心中的家乡的。

“……归来仍是少年……”高辰宇细细品着这句话,是啊,不论他经历了什么,只要他保有那颗赤子之心就好了。

他抄起地上的一枚小石子,打在树上那个发了好久呆的人身上,“少年,走了!”

一行人骑上马,继续往丰县城区行进。

抗洪抢险,最重要的莫过于防汛工事。一行人直奔防洪大堤,察看那里的情况。近两日上天助力,没有强降雨,一群工人在大堤上抓紧抢筑防汛工事。

“报宇王爷,我们已经在努力抢修大堤了。”现场负责防汛工事的官员前来向高辰宇汇报工程进度。尚揽月看此人衣服上脏兮兮、皱巴巴的,脚下的靴子更是沾满了烂泥,脸上、头发上也谈不上干净整洁,眼神里露着疲态,一看就是刚从防洪前线下来,好几天不眠不休了。

“现在就是跟老天抢时间,希望能在下一波洪峰来临前,完成防汛工事的修筑。”

高辰宇点点头,“工事修筑,可有困难?”

“现在朝廷的赈灾款已经拨下来了,钱到位了很多事情都好办了。我们已经补充了一批修筑堤坝需要的材料,黄沙、石块这些,都在先后运来……”

“生活物资、粮食,也在往丰县运了……”

“若要说现在最困难的地方,当属人力了……”地方官详细汇报道,“现在,我们已经将驻守丰县的战士都召集到此处,抢修工事,但人手依然不足……经常这里修了,那里又决堤了,那里补上了,这里又冲垮了……如此往复,收效甚微啊……”

一旁的刘起向高辰宇主动请缨,“我兄弟中,留三十人在此,他们身强力壮,年富力强,水性还很好,如遇紧急情况,能救人,也能自保,你看妥否?”

高辰宇当即点头拍板。地方官一看有精兵强将加入,瞬间喜上眉梢,连声道,“太好了,太好了!”

“我还有一计。”尚揽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人多就是力量,我建议从民众中招募一批青壮年,就叫他们‘志愿者’吧。凡自愿来抢修堤坝者,我们管他们一日三餐,还为他们家里发放双倍的物资补贴。”想了想,尚揽月又补充道,“每个家庭的报名人数不限,一户人家,来做志愿者的人多,补贴就多!”

“妙妙妙!这位大人的方法绝妙啊!”没等高辰宇开口,地方官就拍手称赞道,“如此一来,既有精兵强将可以冲在第一线,又有源源不断的‘志愿者’可以支援现场,同时又能将物资补充到各户人家。一举多得,多得啊!”

“好,就这样办。”高辰宇也向尚揽月赞许地颔首。

“大堤虽然是重中之重,但城里民众的生活保障、物资发放也要跟上。”高辰宇想到他们在城外遇到的灾民,开口道。

“物资搬运、发放,都是繁重的体力活儿。”刘起分析道,“我兄弟里,十人配合此事,可好?”

“可以。”高辰宇点点头。

“我在想,物资发放的时候,还得分分轻重缓急。”尚揽月补充道,“就像我们在城外遇到的妇人一家,这种家里有老少妇孺的特别困难的家庭,应该给予一些重点帮助。”

刘起点点头,吩咐道,“你们几位,在物资分发的时候,特别注意一下这位大人说的这种情况。”他继而又从十人里挑出了二人,“你们二人,专门负责这种家庭的物资发放落实,要专门送到人家家里。”

“是!大哥!”

一行人领了任务,如火如荼地干了起来。

尚揽月看着奔涌而来的江水,总觉得他们漏掉了什么关键点。

突然,远方的天空瞬地划过一道闪电,一道炸雷响起,突然激活了尚揽月的思绪。

“我们还要建立‘预警机制’……”尚揽月道。

“这位大人,何谓‘预警机制’?”经过方才的接触,地方官觉得尚揽月满脑子锦囊妙计,也对她格外崇拜。他一听这没听过的词汇,不由得想讨教一番。

“据您之前说,这两日都没有下雨,给了我们一个喘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