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DC-3和波音367(1 / 3)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2166 字 2个月前

澳大拉西亚的扩军,对岛国来说就不是一件好事情了。
算上菲律宾和加里曼丹的军队,澳大拉西亚可以控制的军队数量超过130万,是目前岛国军队数量的3倍还要多。
在太平洋,澳大拉西亚的竞争对手只有岛国一个。扩军的目的是谁自然也不用多说,这也引起了岛国国内的高度紧张。
现在的岛国和历史上的岛国,所面临的状况有很大的不同。
岛国因为面积比较狭小的原因,本身是没有什么石油的。在历史上,岛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曾经极度依赖来自美国的石油。
有一份数据能够体现岛国对于外界石油的依赖有多么夸张的程度。在二战之前,岛国的石油总消耗中,有超过90%来自从国外进口。
而所有进口的石油中,从美国进口的石油总量就占据了80%,还有超过10%来自东南亚地区,最主要的就是荷属东印度地区。
而在这个世界,历史上给岛国提供石油的两个地区和国家,美国和荷属东印度已经全部灭亡。
这让岛国的石油危机比历史上更加严重,也促使岛国不得不想其他办法来维持国内的石油消耗。
首先就是花高价向澳大拉西亚购买了。澳大拉西亚拥有波斯湾,东南亚和澳大利亚三大产油区,就连阿拉斯加领地都有不少的石油储量。
毫不夸张地说,澳大拉西亚的石油储量完全足够自己用到新型能源被发现并且流行开来。
岛国和澳大拉西亚进入竞争状态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岛国极度缺少石油资源,而澳大拉西亚所控制的东南亚地区拥有还算丰富的石油储量。
岛国所紧张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的石油来源可以轻易的被澳大拉西亚切断。
目前岛国购买石油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远渡重洋,向南美洲国家少量购买石油。另一种就是向澳大拉西亚高价购买石油了。
但这两种方式都不能作为石油进口的主要方式,也是岛国的汽车和坦克数量都不太多的原因之一。
正因为高昂的用油成本,岛国的民众普遍不喜欢汽车。特别是澳大拉西亚和英国联合控制了石油价格之后,岛国在石油方面,已经陷入了全面危机。
更倒霉的是,岛国在他们所占领的所有地区,都没有发现较大型的石油储量。
今时不同往日。所有的飞机坦克这样的新式重武器,都需要大量的石油作为燃料来源。
在石油方面被掐住了脖子的岛国,相当于是被人掐住了命脉,并且还没有任何反抗的机会。
这时候,岛国人发现他们所签署的反对俄国的条约,反而成了束缚自己获得石油的锁链。
俄国是有不少的石油储量的,并且俄国的远东港口距离岛国比较近,是有能力向岛国输入不少石油的。
但因为和德国所签署的反对俄国的条约,岛国不能达成任何和俄国的合作,从俄国购买石油也就变成了无稽之谈。
没办法,岛国人只能一边加速自己在所有土地寻找石油的计划,另一边企图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甚至准备和澳大拉西亚的战争。
而此时的阿瑟并不知道岛国人的打算,就算阿瑟知道了,其实也不会太过在意。
阿瑟此时已经成功前往道格拉斯飞行器公司,实地观看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运输机,dc-3。
自上一代运输机dc-2的研发已经过去了接近八年的时间。在接收了一部分皇家飞机制造厂的运输机生产线和图纸之后,道格拉斯终于完善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并且根据思路打造出了新一代,也就是dc-3运输机。
不同于军用的喷气式飞机,dc-3采用的是普通的螺旋桨设计。事实证明,哪怕喷气式飞机诞生了这么多年,螺旋桨飞机还是有自己的独特作用的。
新一代运输机采用双发活塞式发动机,将会是一架全新的双引擎螺旋桨运输机。
因为上一代运输机在运输能力方面的限制,道格拉斯特意将最新一代的运输机,也就是dc-3的载客能力提升到了34人(3名驾驶员加31名乘客)。
整架dc-3运输机全长19.52米,翼展29.12米,高5.2米,相较于上一代整体大了一大圈。
整架飞机空重大约18355磅,也就是8.34吨。除了34位乘员之外,dc-3运输机还可以挂载超过6000磅(2.7吨)的物资。
因为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3.1万磅,也就是14吨的原因,dc-3运输机的运载能力被极大的加强。
在速度方面,因为采用的是较为普通的螺旋桨作为动力,dc-3运输机的速度并不高。
哪怕道格拉斯飞行器公司特意聘请了狄塞尔作为发动机的设计师,还邀请了澳大拉西亚大量的引擎设计专家。
但这架飞机所拿出来的最好数据,也只能达到385公里每小时的最大时速。
虽然远远落后于最新型的战斗机,但已经和上一代战斗机,也就是第五代战斗机的数据差不多了。
考虑到dc-3运输机强大的运输能力,速度方面的一丁点缺点也可以完全忽略不计。
当然,最大速度实际上也只是一个参考值罢了。飞机在真正的飞行的时候,不可能一直使